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表达讽刺别人墙头草古诗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表达讽刺别人墙头草古诗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何非要破楼兰呢?
我是金风,我来回答,喜欢关注,持续发文!
说到这两句诗,有必要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出处和当时的历史背景。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古从军行七首之中的第四首,全诗是这样写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四句古诗写的磅礴大气,这里单说为什么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塑造了戍边将士的英雄形象和对家乡的思念,而且也对和平的渴望,寥寥几句就将一副塞外风光和边关将士为国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给表达了出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唐朝的主要外敌就是吐蕃和突厥人,也在时刻防备着他们的袭扰,第一句诗反应出来了,围绕着现在的青海湖周边,唐军和突厥人进行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以至于黄沙都穿破了战士身上的铁甲。
为什么是不破楼兰终不还呢,楼兰国是汉朝时西域其中一国,地理位置特殊,也是丝绸之路必经的交通要道,人口很少,只有几万人,在汉朝时楼兰夹在大汉王朝和突厥王庭之间,无法抗争,只能一面向汉朝称臣,另一边又暗中勾结突厥,典型的墙头草(现代这种国家也有),而且还配合突厥坑了汉朝出访西域的使节,***途经的汉朝商团,所以当时的汉昭帝派傅介子去楼兰,设计斩杀了楼兰王,以儆效尤。
到了唐代,楼兰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诗里出现了不破楼兰终不还,提到了楼兰,是作者王昌龄借用汉朝的这个事情表达了边关将士对抗外敌的一种舍我其谁的决心和信心,所以说此诗写的磅礴大气!
我是金风,喜欢关注,持续发文,欢迎评论!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歌,出自王昌龄《从军行》: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以及“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关于楼兰的诗歌,还有李白的《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杜甫的《秦州杂诗》:“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岑参《凯歌》“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以及宋朝的辛弃疾、文天祥等都写过关于“夺取楼兰”的诗歌。
楼兰在哪?
楼兰,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古国。位于现在的中国新疆罗布泊附近,有楼兰遗址,如果去旅游的话,现在还能看到。楼兰遗址又被称为“沙漠中的庞贝古城”,楼兰古国的消失,为这座两千多年前的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楼兰国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曾经是汉朝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楼兰古国,前后存在600多年的时间,最后被北魏灭国。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国的西面,更遥远的地方,多数国家并未归服汉朝。从乌孙国往西一直到安息国,快靠近匈奴的地方,自从匈奴国打败月氏国后,匈奴单于只要派遣一个使者前往,西域诸国纷纷包吃包住,不敢为难;但是汉朝派出使者前往西域,往往吃饭住店都要自己掏银子,坐骑也要自己买。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这些国家远离汉朝天威,恣意妄为,他们看到汉朝使者财物众多,心里面就打起了小算盘,想方设法地想从汉朝使者身上赚些金银珠宝。于是就和汉朝使者做起了买卖,和天高皇帝远的汉朝相比,显然他们更怕近在眼前的匈奴。其中楼兰、姑师两个小国家更是胆大妄为,竟然公开抢劫汉朝使者王恢等人。
楼兰地处西域的最东面,汉朝使者要出使西域,和西域诸国搞好外交关系,首先就必须经过楼兰这个国家。从地图上看,匈奴国就在楼兰北面虎视眈眈,夹在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楼兰国,由于汉朝离得太远,鞭长莫及,所以多数时间楼兰国其实处于匈奴的控制之下,作为匈奴牵制汉朝的一枚棋子。
古人写诗,托言明志。并非是和楼兰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表达自己想要效仿汉朝时的霍去病、赵破奴、傅介子等人,击破楼兰,威震西域,与北方的敌人匈奴决一死战,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为什么现在有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都遗弃了的现象?
谢悟空邀答。
一是中西方文化的自由对撞,使老祖先流传下来的一些陈规陋习等糟粕文化自然消失。
二是中西方文化的竞争对撞,使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可有可无的部分文化被海归派故意淡化。
三是中西方文化的恶意对撞,使老祖先流传下来的精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侵略和占领。毕竟文化侵略的成本和风险是最低的。
四是中西方文化的自然对撞,使老祖先流传下来的大众文化,因综合国力等因素被先进技术物化后,淹没于各种活动中,逐渐消失。
五是只讲中和不讲竞争的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有易被同化、异化和西化的风险。
只有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意识,才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使其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表达讽刺别人墙头草古诗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表达讽刺别人墙头草古诗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