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性极强的诗词句子大全,讽刺性极强的诗词句子大全图片

kodinid 1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讽刺性极强的诗词句子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讽刺性极强的诗词句子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为何写出迷朦之作?
  2. 曾经比肩《红楼梦》的两部奇书是什么?为何后来被拿掉?

“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为何写出迷朦之作?

论诗三十首·十二

李商隐

讽刺性极强的诗词句子大全,讽刺性极强的诗词句子大全图片-第1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首诗评论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李商隐易于感伤、内向型的性格和心态。除了一些针砭现实的政治诗,其咏物抒情诗(包括爱情诗)往往情调幽美,善于把心灵世界的朦胧图像,以比兴、象征、用典、暗示等隐约曲折的方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表现出朦胧多义的特点。元好问引用《锦瑟》中的诗句,正是因为《锦瑟》一诗词义隐晦,聚讼纷纭,多种笺解,似都难以服众。在这首诗中,元好问表达了对李商隐诗歌含情深邈的向往,同时也对难以索解表示了遗憾和讽刺性的批评。

讽刺性极强的诗词句子大全,讽刺性极强的诗词句子大全图片-第2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昆诗派与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有着深刻联系,不仅有继承,更有自己的突破.本文通过对<西昆酬唱集&gt;中杨亿、刘筠及钱惟演等西昆诗人创作的分析与归纳,以阐释西昆诗人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整体风貌上的深情绵邈、典丽精工、勤于用典使事以及精于遣词造句等几个方面.以杨亿、刘筠以及钱惟演为代表的西昆诗人在宋初自觉地学习模仿李商隐,他们的诗歌整体风貌与李商隐颇有相似之处,其创作方法如用典使事、遣词造句、设色用墨等也受到李商隐的影响,他们创作的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与沿袭了义山家法.李商隐的诗于宋初十分流行,“西昆体”仿效义山诗的用典,后成为西昆诗派,但只是机械地学到了堆砌辞藻,而不能得义山诗的神髓。众所周知,西昆诗人皆宗尚李商隐.古来一些论者仅以与义山诗的相似程度来评价西昆诗作,实则是陷入了一个误区.本文从选材、用典、词***、对仗、主体风格等几方面,把<西昆集>和义山诗进行了一番比较,得出结论:西昆诗人对义山诗的继承和学习,是和他们的选择、改造和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西昆体是杨、刘诸人在宋初开创的新诗体,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杰出的艺术成就,是唐诗向宋诗发展中关键的一步."西昆体"与宋初朝廷提倡文治的文化学术风气之间的渊源,吴淑<事类赋>及丁谓<青衿集>为个案证实.与之相应,"西昆体"的绝大多数作品只是"白体"的精致形态,难以企及"义山体"的艺术及思想高度.西昆体步武"义山体"后尘却终告失败的结局,表明宋代诗歌处于一种与中古政治文化、学术氛围都有本质不同的新局面,已经不能再遵循唐暨唐前诗歌独特兴象境界的路径延续发展.这个转折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唐音、宋调之分野.

谢谢邀请~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诗作文学价值很高,和杜牧合称为“小李杜”。相对于大李杜,李商隐诗作的艺术成就和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但对后世影响可能更大,他的许多名句家喻户晓。北宋一些学习李商隐的诗人,把作品刊行为“西昆酬唱集”,因而被称为西昆体。

讽刺性极强的诗词句子大全,讽刺性极强的诗词句子大全图片-第3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商隐诗作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细微、用典晦涩,引得后人纷纷猜测。他的诗作之所以朦胧隐晦,大概有两个原因:

一是与生平经历有关。当时朝廷存在牛僧孺与李德裕两大派系的党争,数十年互相攻击争斗。青年时期,李商隐因才学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在得到资助和教导下步入政坛。后来,李商隐成为李党王茂元的幕僚,并娶其女儿为妻,却因这桩婚姻被牛党认为忘恩负义。李商隐可能想置身党争之外,在政治斗争中保持中立,结果两边都不讨好,一生就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

二是艺术写作手法所致。李商隐仕途坎坷,情感上可能也有一些不太顺畅的经历,于是通过诗作排遣,心中郁闷又不能直言,就***用曲折隐晦的手法进行抒发。李商隐好用典故,据说他作诗一定要翻阅很多书籍,常常***用比喻、象征、比兴等艺术手法。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和爱情诗,在作品中难以清楚所指何意,但却也使诗作具有朦胧之美,每个人读来都觉得有自己的理解。

李商隐的诗中有许多名句,不妨拿来体会一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曾经比肩《红楼梦》的两部奇书是什么?为何后来被拿掉?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说法:明季以来,世目《三国》《水浒》《西游》《***》为“四大奇书”,居说部上首,比清乾隆中,《红楼梦》盛行,遂夺《三国》之席,而尤见称於文人

而建国以来的“四大名著”这一说法是1949年后,伴随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几部书的大范围传播,才逐渐出现并深入人心的。也就是说,这几本书被称为“四大名著”,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古典***中水平最高的作品,只不过是因为种种原因,它们的读者最多,而约定俗成罢了。

要说比肩红楼梦的首先毫无争议的一本,自然是被踢出队伍的《***》。

它直白地描写性和社会的恶。对于崇尚儒学的封建社会的主流们来说,对这些自然是不耻的;对于统治者们来说,当然喜欢吹捧盛世的文学著作,对于***中描写的贪腐***的谁会自然是要坚决***或者坚决掩盖的。

净化本一直都是公开出版发行的,至于原版被禁的原因,一是,不符合现有的价值观。没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忠奸分明、善恶有报。二是,对上层生活太过写实了,不管是西门庆也好,其它一些官员也好,像是***了他们的衣服一样。因为描写现实太露骨,人发现真实世界有多残酷,所以干脆以***的名义把它禁掉。这种作品,只有有一定的眼界、阅历的人才能看出它的好。境界不到的人,要么觉得不好看,要么容易被带歪。

第二本,个人认为《儒林外史》可以占一席。作为一部讽刺性***,字里行间散发出古代文人浓浓的酸味,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他们或者虚伪,或者自吹自擂,其中也有一些小丑似的人物,也有一些淡泊名利的侠士,尽显时代的悲剧,讽刺了社会的价值观。这几年来,《儒林外史》逐渐被很多人宣传,倒是使得很多人注意到这本奇书,是个好现象。


《***》反映了社会家庭从上至下的腐朽,糜烂。妓院式的家庭,家庭式的妓院,西门庆通过种种手段攀附上了大奸严嵩。其原型就是小阁老严世蕃。据说作者明代大才子王世贞。内容真实且极不合谐。《***》内容反映了人性阴暗面,极度压抑,负能量。

《西游记》孙悟空说了一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一、关于《红楼梦》的体裁: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 这部书和主要盛行于明清时期的大量评话***有很多不同。 象《三国》、《水浒》、《西游记》,以及“三言两拍”等等,这些书其实都是所谓“话本” ,是 供说书人在各种场合说书使用的蓝本。所以,这些书都强调“志异”和“搜奇” ,往往添油 加醋,把本来寻常的事情也发挥成“怪力乱神” ,以迎合各路听书客的好奇心。这种“*** 话本”的特点之一是世俗化,可以在茶馆酒肆,甚至街头庙会上讲说,上至达官显贵,下至 引车卖浆之流,都是听书人,不世俗化人家就听不明白,也就不要听了。就算是《***》 这样的纯市井***也不例外, 《***》 的***内容不在乎 “千军万马” 、“***如麻” 和“斩 妖除魔”这种***, 而是把一向讳莫如深的***关系细细道来,迎合听众的好奇心。这些传 奇故事,应该都是从街头走向书斋, 由俗而雅,最终形成今天的叙事文学。 这也符合文化传 统形成的基本趋势。 而《红楼梦》不一样,这本神秘的《石头记》一开始就是一种“文人***” 。作者 根本从来就没有想到要让 “广大劳动人民”来读它, 也没打算要让它流入到茶馆酒肆里, 成 为说书人的材料。作者自话:此书大旨不过谈情。就算我们老老实实,信了作者的意思,把 它当作“言情”***。如此洋洋洒洒一部巨著,专心“言情” (注意:不是儿女婚嫁,不是 男女***,而是儿女情思) ,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种非常[_a***_]的趣味和鹤立鸡群的思维。人家 不渲染“过五关,斩六将”的红脸关二爷,不关心***如麻的梁山好汉,不描写***裸的色 情噱头,更不屑“才子佳人”式的老套故事。只是把些闺阁闲情、逸致诗词、家庭琐事娓娓 道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撒闲抛却为谁?” ,如此精致的儿女情思,让一部《红楼》描述得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更不用说作者透过这些唯 美的儿女情思和寻常的家庭琐事, 展现给读者的那种对时代生活的生动叙写和对无常人生的 永恒悲悯。 这种从容铺陈、引而不发的高级叙事艺术,在今天来看也是一座高峰, 更何况在 《红楼梦》成书的当时。

当然,从大结构上看, 《红楼梦》仍然是一部“***” 。整部书***托女娲补天剩下的 一块石头, 因无才补天, 而被带入红尘中体味了一番 “风月繁华” ,最后“石归山下无灵气” , 故事了结。 而书中一干风流冤孽的命运和结局, 在“太虚幻境” 中都早有安排, 在读者眼里, 就像一部在冥冥中早已注定的戏曲, 按部就班地演绎铺陈,相互印证。 就手法而言,这种故 弄玄虚的文字与普通的“***” 故事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当时的一种写作习惯而已。 据张 爱玲对《石头记》早期的版本变更痕迹的考证, 《红楼梦》在成书的晚期,才加上了有关太 虚幻境和贾雨村、甄士隐这些情节和人物,大致是从作者早期的另一本名为 《风月宝鉴》的 书里借过来的。如果这个推断不错的话, 《红楼梦》本应该是一部非常接近于现代***的叙 事作品,从该书的文本也可以看出: 作者的手法是非常现代化,非常高级的,是一个不折不 扣的巨匠。

人类的叙事文学是从“韵文”开始的(大概这和早期人类在劳作之中的“号子”和 劳作之余的“慨叹”有关) 。这个过程发展到希腊的《荷马史诗》 ,中国的《木兰辞》等等, 形成了以韵文为主的叙事文学传统。 今天, 现代文学里的诗歌这种韵文体裁主要是用来抒情 言志。而在当初,韵文的应用范围却涵盖所有领域,象《荷马史诗》 、《格萨尔王》等,用来 记载 历史 ,象《木兰辞》等等用来记述事迹,后来发展成“歌行体” ,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用来长篇叙事的主要工具, 如白居易的 《长恨歌》、《琵琶行》 等就是这种 “韵文体叙事文学” 的一个高峰。《红楼梦》 中贾宝玉的 《姽婳辞》 就是这种体裁, 用来记述和歌颂姽婳 (鬼话)将军林四娘的事迹。 有人考证出这首诗暗指林黛玉后来嫁给了北静王, 并在贾家出事后施以 援手,这是题外话了。

韵文的好处是容易歌咏和背诵。 在纸张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时候, 诉诸文字是比较麻 烦和昂贵的。 这造成了古人记述事情的时候往往语焉不详、 惜墨如金, 类似于今天发电报一 样。考虑到成本,能省就省了。所以,韵文的蓬勃发展也自有其 历史 的原因。但是,韵文的 缺点是太过拘泥,无法随心所欲的对事物做细致入微的刻画。所以,最后通过“戏剧”剧本 和坊间故事这一过程,最终发展成***这种表现力强大的叙事形式。 “***”的内容从《三 国》、《水浒》的“ 历史 ***”,《西游》、《聊斋》的“搜神志怪” ,发展到“三言两拍”的间 杂“本朝” 故事。到了《红楼梦》,虽然“不干朝政” 、“只谈风月” ,但却明明就是直写时事, 成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 ***到了这里, 已经不是单纯讲故事说奇闻了, 而是一种因 情而做,有感而发, “借他人事迹,浇自己胸中块垒”的“自觉创作” 。这种发展历程正如人 类从幼儿到成年的成长历程一样。 忽一日,“邻家有女初长成” ,出落得仪态万方, 魅力四射。 其神韵和地步已经和当初不可同日而语。

《红楼梦》的主题是一种关乎人生命运的“庄严”主题,是一种对生命本体的严肃 思考。这和《三国》的“王道” ,《水浒》的“霸道” ,《西游》的“佛道”都决然不同, 《红 楼》里看见的是“人道” 。而“人道”,是近现代西方文学艺术传统的关注重心,同时,在中 国却是被长期漠视的主题。 《红楼梦》的出世,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天边,焕发出一抹具 有近现代启蒙色彩的灿烂霞光。 象初春的一声竹笛, 悠扬婉转,歌颂并且呼唤着人性的复苏。 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手法是如此的先进,已经远远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中国古典哲人有句逻辑学名言,所谓“白马非马” 。其实,我们传统里的“人”也 一样,所有人都“非人” ,只不过是“君臣父子”而已。强调的是社会等级属性。所谓“存 天理,灭人欲”者,就是要灭那个在纯粹的人道观念中,饱含着七情六欲的“人” 。而《红 楼梦》里男女主人公却个个性格鲜明,趣味独特,绝不与世俗同流。宝玉的“情不情” ,真 个是大爱无疆,施及花草;黛玉的“笃情” ,执着而优美, “葬花”一段,能不动人心扉?他 们只要活得情真意切、清白唯美,什么仕途经济、礼教束缚,也顾不得了。人性是不会湮灭 的,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天理当存, 但人性却无从毁灭。 道学先生们也许自己感觉 不到自己身上发出的酸腐恶臭, 他们对人性的鲜活视而不见或者以洪水猛兽视之。 这不仅是 酸腐,而且是蠢笨。蠢人一多,这个世界的勃勃生机就被掩盖了,剩下死水一潭。但是宝黛 却感受到了人性中真情的召唤, 而且听从了这召唤, 所以宝玉也就变得疯傻癫狂, 黛玉也就 难免自怨自艾,皆因为不合时宜。而且,他们最终的结局也就逃不过夭折或出走。

红楼一梦,到了梦醒时分,读者面对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大观园”应该仍在, 园子里依然花谢花发,海棠依旧,但却人去楼空,萧瑟满园。 《红楼梦》的悲剧精神,是一 种高级的美学主张, 让这个民族第一次在掩卷之余, 流着心酸的泪水严肃地思考人生。 这正 是这部不朽巨著的伟大之所在。

《红楼梦》的不朽,与它的叙事手法关系甚大。与传统的讲述***故事大不一样, 《红楼》作者是个写实***,绝不会为了“浇自己胸中块垒”而穿凿附会,这也是作者在书 的开头开宗明义申明的写作原则。虽然大书特书宝玉的“不肖种种” ,但字里行间却读得出 作者对这位公子哥儿各种 “疯癫”症状的激赏; 作者从不为黛玉藏拙,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她 的各种“小性儿”和尖酸刻薄,但最终还是在我们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尊性格孤傲、才情卓越的美丽花神。 对于宝钗之流,虽然作者毫不吝惜正面的溢美之词, 利用各种场合对她大 捧特捧,但是读来却终觉讽刺。这种叙事手段是何等的高超! 今天的作家们未必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此外,书中到处可见的纪实性描写更是精彩非常: “宁府举丧”——描画了当时富 贵人家的偌大场面, 凤姐协理宁国府, 既写了凤姐杀伐决断的管理才能, 又渲染出贾府里的 大排场和大讲究,可以当作当时贵族家庭经营 “婚丧嫁娶” 的“***” 来读;“元妃省亲” ——活画出当年的***礼数和堂堂威仪, 让我等孤陋寡闻之辈, 对当年极尽豪奢的康熙南巡 恍如身临其境, 只有啧啧称羡的份儿。辉煌的荣耀难掩由衷的悲伤,成就了一个关于“孝治 天下”的活生生的范本; “除夕祭祖”——借写贾府封地那边浩浩荡荡的车队,辗转月余,长途跋涉,来京城缴纳年租,单子里桩桩件件、数目多少,交待得清楚明白。使我们得以如 此真切得感受到封建领主的生活形态和当时社会的经济运转; 通过听王熙凤口里的几次算账,我们清楚了这个大家族内部的经济运行模式, 当伶俐的凤姐把一本大账算到捉襟见肘的时候,看书的人也不禁跟着由衷叹息, 一起为他们的将来担忧。 如此等等,作者写实功夫实在了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讽刺性极强的诗词句子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讽刺性极强的诗词句子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李商隐 西昆 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