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石敬瑭的诗词是哪首,讽刺石敬瑭的诗词是哪首诗

kodinid 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讽刺石敬瑭的诗词是哪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讽刺石敬瑭的诗词是哪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五代十国有个绰号叫“三不开”的宰相,是谁?他厉害吗?
  2. 弱宋从何而来?而实际情况如何呢?

五代十国有个绰号叫“三不开”的宰相,是谁?他厉害吗?

我们的认知里,宰相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在朝廷里面一言九鼎,除了皇帝之外,其他的大臣都要看宰相的脸色行事。历史上并不是每一个宰相都那么有权威,在五代十国时期,就出现了一个“***宰相”,这个宰相的名字叫做马胤孙。

说起他的名字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但说起他的绰号,很多朋友就比较熟悉了,马胤孙的外号叫“三不开”宰相。这三不开指的是,上朝的时候从来不开口商量事情,审批公文的时候从来不开盖印章,在家的时候从来不开门迎客。丞相这么笨拙,朝廷的政治自然一片混乱,马胤孙也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丞相”。

讽刺石敬瑭的诗词是哪首,讽刺石敬瑭的诗词是哪首诗-第1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宰相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朝堂上保持自己的话语权,让皇帝能够看到自己的能力。马胤孙偏偏不这样,他上朝的时候从来不说话,都是保持着观众的姿态,其他的官吏争吵的时候,他也不出口支持某一方,谁赢了就听谁的。在审批的时候也是一样,丞相对于大小事情都要决断,马胤孙则不这样,对于送来的公文,他连盖章的流程都没有,按照自己想的去做就可以了。宰相都是宾客满门,门生***非常多,马胤孙从来不开门见客,见到了客人也不会说话。

朝廷里面有了这么一个丞相,大臣们也就可以肆意妄为了,很多大臣甚至不把宰相当成一回事,完全忽视了他的存在。马胤孙的名声传到了民间去,大家给他起了“三不开”的绰号。宰相自古以来都是皇帝提拔的,一般很少会出现庸才,那么马胤孙为何还能做到宰相呢?

马胤孙能够做到宰相并不是因为皇帝昏庸,而是因为他的才学好。提拔马胤孙的皇帝是李从珂,这个人是军旅出身,通过***的方式夺得了***,绝不是一个等闲之辈,更不是昏君。马胤孙是翰林学士出身,文化水平非常高,还能够写诗做赋,属于一个大文豪的形象。他在做宰相之前,做的官职都是和文化有关系的,可能做的也比较不错,再加上军旅出身的帝王,都比较敬重文化人,因此马胤孙才会被皇帝提拔做了宰相。

讽刺石敬瑭的诗词是哪首,讽刺石敬瑭的诗词是哪首诗-第2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马胤孙的笨很快也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李从珂有过废掉马胤孙的想法,这时候石敬瑭的军队已经打进来了,李从珂没来及换宰相,就草草的***了。石敬瑭对李从珂的旧臣都安排了职位,唯独没有安排马胤孙,石敬瑭对于马胤孙的恶名应该是早有耳闻,因此没有任用他。马胤孙从此就隐居在家里了,还皈依了佛门,马胤孙早年是反对佛教的,晚年皈依佛门实在是对自己的讽刺。

从关于马胤孙的记载来看,这个“三不开”宰相的确是一个无能的人。马胤孙的能力在文学方面,如果作为一个文豪,可能会留下不错的名声。可惜他做了宰相,又没有政治才能,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笑柄。

我是篱上青,欢迎吐槽,评论,点赞,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

讽刺石敬瑭的诗词是哪首,讽刺石敬瑭的诗词是哪首诗-第3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马胤孙,五代后唐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其为政之道是“入朝印不开,见客口不开,归宅门不开”。因此,时人称他为“三不开宰相”。

其字庆先,五代商河县人,举进士。后唐李从珂为潞王时,召胤孙任河中观察支使。应顺元年(934年)四月,李从珂废黜后唐愍帝后即帝位,改元清泰,“用胤孙为翰林学士、户部郎中、知制诰,赐金紫;未满岁,改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皆带禁职。未久授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

马胤孙是个不通事务的书呆子。身居相位却从不敢决断政事,朝政任人摆布,自己不置可否,以至于政务荒废,民生凋敝,后被罢黜,归家独处,以抄佛经为事。

马胤孙的不作为,成为了李从珂败于石敬瑭之手的一大原因,以至断送了后唐国祚,这才有了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遗祸百年。

弱宋从何而来?而实际情况如何呢?

宋建基于后周,只是当时几个小国里实力较大的一个,辽已经是中国北方的主要强国,西北的西夏国建国已久,表面对辽宋金称臣,实则对内独立称帝。宋朝建国伊始就注定了它不同于秦汉隋唐的局面,天下分裂已形成互不统建属的独立国家。宋朝更不具备进行长期战争统一全国的实力,失去了北方长城的保护,先被辽国侵犯,后被金人威逼,最后被蒙古所灭,这期间不得不委曲求全而自保,“弱宋”,由于地缘关系、政治环境、国际环境、气候因素、外强环伺等历史客观因素下,从宋朝建国就被注定了。

当时的实际情况:

1、失去长城的保护,石敬瑭于公元936年割“幽燕十六州”与契丹,也就是以后的辽国,辽国可以不受任何阻碍,长驱直入中原腹地,已经成为中原王朝的主要敌人,而且基本上辽国往往是进攻的一方。

2、辽国和西夏垄断当时最重要的战争***:马匹贸易。造成宋朝装备上先天不足,极大的削弱了宋朝的战斗力。

3、辽国逐渐由游牧民族转变成为农耕民族,宋辽之间的战争已经不是简单的抢夺食物的战斗,而是生存***和生存空间的争夺。一旦涉及这方面的争夺,就是寸土必争的问题了。这种性质是由农业文明的特性决定的。

4、自汉以后,北方自然环境每况愈下,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逼迫北方民族向土地肥沃南方迁徙,这也是生存环境压力和追求财富双重原因造成的必然结果。

5、在冷兵器时代,先进文明往往占据了生存环境较好的地域,游牧民族生存空间不断恶化,迫使他们军事组织上全民皆兵,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式在战略上更具优势。知识与文化有时不如莽力更有效。辽国最终却亡于比它更落后与野蛮的女***。同样,金国又亡于比其更野蛮的蒙古人。宋朝的悲剧是中华文明近世的衰落,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悲剧。

身处其中,不是一两场战争或一两次改革就能使宋朝走出如此尴尬的困境,宋朝的许多看似懦弱的行为,让这个王朝能够有了苟延残喘的时间,造就了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野蛮战胜了文明,这是对文明的践踏,也是文明的悲歌,真心希望这不是文明最终的宿命。

:宋朝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大家都知道唐朝非常的强大,对外战争的次数也非常多,但唐朝的对外战争胜率才只有百分之三、四十,而被大家灌有弱宋帽子的宋朝,它的对外战争的胜率却高达百分之七十,这个胜率与各个朝代相比也是首屈一指的。

很多人把澶渊之盟看作是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其实每年给辽国的岁币还不如一个小县城一年的财政收入。而宋朝对辽发动战争每年所需的军饷比给辽国的岁币百倍还要多,一个条约换来国家几十年的和平,你说值不值?其次:宋朝的经济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是南宋时期。宋朝时各个行业都得到蓬勃发展,宋朝的海外贸易也非常发达,与多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当时的周边国家都使用宋钱作为本国的货币,可见经济影响力之大。据说宋朝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全球的百分之六十,可谓空前绝后。既然这么有经济实力,为什么南宋要偏安一隅,不收复失地呢?那是因为当时的官员和老百姓极力反对,他们怕收复失地后会加重对江南一带的赋税。

在各个朝代中,宋朝人民的幸福指数是最高的。在宋朝一个技术熟练的雇工的工资也比官员的工资还要高,宋朝的文学造就也是空前绝后,试想,如果大家连饭都吃不饱还有心思写诗词吗?所以不管在军事还是经济上,宋朝都算不上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讽刺石敬瑭的诗词是哪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讽刺石敬瑭的诗词是哪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宰相 宋朝 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