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自嘲是爱国诗词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自嘲是爱国诗词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绝命诗”?这些“绝命诗”背后有故事?
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临终前作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很好的诗,只是可能不算绝命诗,绝命诗一般是指被处死前而非寿终正寝吧。
袁崇焕,抗击后金将领,被崇祯帝冤杀,凌迟处死,临死前任然不忘报国: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如图)
清末维新志士谭嗣同,在戊戌***后被捕,在狱中他在墙上题下了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仅仅几天后,丧心病狂的慈禧太后未经审判就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于菜市口,谭嗣同临刑之前仰天大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早年,汪精卫曾经刺杀摄政王载沣,被捕后曾经口占一绝: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应该说汪某人很有才气,也少年义气。如果那个时候他被杀,历史上又多了一个烈士。可是当时日薄西山的清***没有判决汪精卫***,后来汪某人成了大汉奸,有人改了汪精卫这首没有用上的绝命诗,每一句前面加了两个字,讽刺他: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就义前的就义诗更有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真正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抗日将领吉鸿昌的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950年,国防部次长吴石中将(***地下党员)和其他三位地下党员被捕遇害,他吟诵着自己在狱中写下的绝命诗从容赴死: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如今在北京西山森林公园有这几位烈士的雕像(如图)。
谭嗣同的《题狱中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此诗表明了谭嗣同决心以死殉国之情。
诗的前两句用了东***张俭和杜根的典故。张俭是东汉桓帝时的山阳督邮,弹劾宦官侯览及其家人 ,得罪了侯览。被诬陷结党,朝廷下令缉捕。张俭被迫流亡,许多人家因收留张俭而家破人亡。
杜根也是东***,因上书邓太后还政于安帝,触怒邓太后,被装入口袋乱棍打死。执法者因仰慕杜根,手下留力,杜根得以诈死。后来邓氏一族被诛,杜根重新回到朝廷,官拜侍御史。
谭嗣同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他有机会活下去,因为当时的日本使馆愿意提供庇护,许多日本志士反复苦劝。但谭嗣同拒绝了,决心用生命唤醒国人。同时,也怕人们误解了康有为和梁启超,就在诗中说“去留肝胆两昆仑”,“去”指的是逃走的康有为和***,“留”指的是自己。他和康梁二人肝胆相照,逃生和留死的人同样伟大,就像是昆仑山一样。
最初参与变法,光绪帝变法心切,就亲口对谭嗣同说:“汝等所欲变者,俱可随意奏来,我必依之。即我有过失,汝等当面责我,我必速改!”
名留青史的绝命诗有很多,比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等。
这些我们都很熟悉,也都很悲壮,而下面这首李鸿章的绝命诗,则是另一种风格,可能会使我们更贴近那个任人欺凌的时代,更有助于理解这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纷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
近代的中国饱经风霜,而对于李鸿章这个大清“纸糊匠”的评价,经历了卖国贼到理解他的处境的转变。
***评价李鸿章时曾说:唯有庸人无咎无誉!
在清末,李鸿章自然不是一个庸人,这首临死前所作的诗,可说是慷慨悲歌,一述平生。
同时,李鸿章应当是是死不瞑目的。他了解日本的狼子野心,于是警告后人“海外尘氛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
事实证实了李鸿章的担心,李鸿章去世后三十年,日本便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李鸿章的一生,宦海沉浮而又忍辱负重,他的《绝命诗》,令人感叹,同时也令人深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自嘲是爱国诗词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自嘲是爱国诗词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