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919五四爱国诗词朗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1919五四爱国诗词朗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五四精神的诗集?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陈独秀《敬告青年》
包公赞》
蔡元培
廉吏何曾不可为,通都僻壤皆口碑。
道狼社鼠纵横日,可作九原吾与归。
今天是五四
一个伟大的日子
八十九年前的那天
枯寂的天空有雷声响起
沉睡的神舟被青春唤醒
中华青年扬天长啸
冲击旧中国的精神牢笼
年轻的心和生命
董卿在厦门大学演讲原文?
大家好!很久没有来厦门了,所以站在这里觉得很亲切。我出生在上海,但是来到厦门,我自然也就成了一个北方人。(笑)我记得在俄罗斯作家赫尔岑曾说过:“人一到了南方,他就觉得自己的年纪变轻了。想哭,想笑,想唱歌,想跳跃。”来到这里,我就觉得自己变得年轻了。
今天站在这里,真正让我心中有感慨的是,一百年前,1919年的6月26日,我的同乡、上海人、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刚刚来到厦门,还没有安顿下来,就被陈嘉庚先生兴冲冲地邀请到演武场来参观厦大校址,站在那儿兴奋地畅想未来:“三年之后”“山坡上下,楼宇巍峨,弦歌之声,与海潮相答……”刚刚听着鼓浪文学社几代新老社员在那里讲述、朗读,我感慨万千。读书之声与海潮相答,一百年了,陈嘉庚先生对教育的热诚和奉献在这片土地上没有被辜负,所以请允许我郑重地向各位问候,厦门大学的老师们、同学们,厦门热爱朗读的观众们、读者们大家好!我是董卿,我们终于见面了!
冰心哪一年上的春晚?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曾于1983年和1984年两次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朗诵自己的作品。1983年的春晚上,她朗诵了自己的经典诗歌作品《再别康桥》,这一朗诵表演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并成为了中国春晚历史上的经典之一。而1984年的春晚上,她朗诵了自己的一篇散文《池畔》。
没有参加过春晚的。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著名的作家、散文家,冰心这个名字的出处为”一片冰心在玉壶“。
1900年10月5日冰心在福建省福州市出生,冰心的爷爷是一位商人,父亲是一名军官,家境非常殷实的她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她就已经开始接触到中国的古典名著。
1913年跟随父亲来到北京生活,并入学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
1918年冰心考入协和女子大学,因为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她励志学习文学,并开始自己的创作。
1919年8月的《晨报》,冰心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她的作品直面当时中国的各种问题,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1999年2月28日,冰心因抢救无效死亡,享年99岁。
如何评价B站2020年五四青年节短片《后浪》?
此次B站请来何冰做了一场声情并茂,***澎湃的“五四”振奋演讲!这说明了什么?我嗅到了B站要从一个原本以游戏,以少年为主,儿童为辅的非主流平台,向主流平台进攻的气味。
最早B站是个以鬼畜***C位出道的游戏主播平台,在今年的五四青年节突然一改风格。
《后浪》中请的是近几年颇有重量的***大碗何冰来做演讲。一上来演讲的背景还是凝重的黑色,配上何冰近几年来演年代剧的形象说服力,给人一种骨灰级玩家的高级感。
这种大气的效果一下子提升了《后浪》的***,让人在黑白反差的历史交错的效果中,眼前一亮!一改政治说教的风格,引人耳目!
其实整个短篇我看了好几遍,最吸引我的并不是那些充满物质崇拜的青年俊杰们的镜头,而是,四合院大爷感超强的何冰的演绎。
不亏说是老戏骨,从北京走出去的何冰,已经从当年的《顽主》中的愣头青,过度成了某些年代情景剧的主角的不二人选。比如前几年的《情满四合院》,在他主角光环的引流下,我看的是跟着剧中人的命运,跌宕起伏,甚至多处为之落泪感叹!
而作为老戏骨的何冰,演的完全没有让人感觉在演戏,而是就像平常生活,家长里短,小算计,大情怀。全都一点没有违和感。因而让人总是心眼跟着一会纠结,一会又火热。
而《后浪》选择了何冰来做这个演讲,也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尤其开篇那句语重心长的“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说的即铿锵又透着无比的遗憾和溫怒,仿佛就是一个恨铁不成钢的老父亲,无奈又满怀劝解的言语,喷薄而出。
总之作为我个人,一直就相当喜欢何冰的语言风格。让人就是那么,用我们天津话来说叫“耐听!”
因此与其说这个***制作的好,不如说是何冰演绎的好,演说的好!带动了全民的情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919五四爱国诗词朗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919五四爱国诗词朗诵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