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木兰诗爱国诗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木兰诗爱国诗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木兰诗中那些句子体现家国情怀?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是爱国诗吗?
木兰辞算爱国诗理由:《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为何说《木兰诗》赞颂了花木兰的爱国情怀?
木兰代父从军,为国建功,当然具有爱国情怀。如果没有,只要混个两三年,又怎会“赏赐百千强”。
从这个问题,我分析出:您可能觉得这种说法又给花木兰贴金的嫌疑。但是,人家为国抗战多年,这点品格还是有的。
从军行和木兰诗有什么不同?
1、不同点:《木兰从军》以叙述为主,写得简洁平淡,《木兰诗》擅长铺叙排比,写的明快流畅、细腻而传神,木兰的形象更为鲜明、饱满。
2、相同点:《木兰从军》和《木兰诗》的内容差不多,反驳了以前社会重男轻女的看法。塑造了木兰爱国。深明大义英雄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甘美,淳朴的优秀品质。
扩展资料:
《木兰从军》原文: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译文: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买了骏马和马鞍,替父亲出征。
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共十余年,多次建立功勋,屡建奇功。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情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十五从军征,是在说在打仗的时候,就连15岁的孩子都要被迫去打仗。而木兰诗是说,木兰自愿替父从军的事,所以他们不同的是,一个是被动的去打仗,一个是自愿去打仗,而且是怀着愉快的心情。
另外,二者:主角不同、目的不同、结果不同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的叙事诗
写作年代不同。
“花木兰替父出征”算是历史故事,还是文学作品?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首先从《木兰诗》的出现源头寻起。
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木兰诗》是北朝时期的民歌——虽然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是隋末唐初的,但《木兰诗》最早出现在古代的著录里却已经是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了。而在这部书中,提到《木兰诗》是摘自《古今乐录》。《古今乐录》这部书如今已经失传了,但《隋书·经籍志》曾提到过《古今乐录》这本书是出自南陈的僧人智匠。
同时,唐朝人的书中虽然没有完整的《木兰诗》出现,但是多个地方提到过木兰诗和木兰其人。如唐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提到:“···其余《木兰》、《仲卿》《四愁》、《七哀》之辈,亦未必尽播于管弦明矣。”还有唐李冗在《独异志》中写到:“古有女木兰者,代其父从征,身备戎装,凡十三年,同伙之卒,不知其是女儿”
由此脉络可循,《木兰诗》应该是流传于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并且在唐朝时已经是颇为人知的故事了。
那么这个民歌和故事,是不是有真实历史可循呢?其实是有的,我们知道北魏是由鲜卑人建立的王朝,在鲜卑人的习俗中,不仅充满着尚武的精神,而且妇女地位也很高,不仅操持门户之务,还常常参与军政之事。因此,在北魏的历史中,曾经多次提到过女子参与作战的记载。比如《魏书·李孝伯》提到一首《李波小妹歌》,就提到一个射箭武艺非常高超的女将李波小妹。还有《杨大眼传》中,提到杨大眼的妻子潘氏善骑射,常常跟随军队一同作战,军中称呼她为“潘将军”。包括后来初唐有名的娘子军的领袖平阳公主,实际上也是这种鲜卑风俗的体现。
但是,关于花木兰的完整事迹,除了木兰诗,大多是后来的人陆续添加添加上去的。
比如传到清朝的时候,有史载和地方志认为花木兰是河南商丘人,商丘还有个“隋孝烈将军庙,庙祀木兰”。康熙年间的《商丘县志·列女》中还有“木兰姓魏氏···慨然代行···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这样的记载。如果照这份资料,那木兰是魏木兰,而不是花木兰。不过这个魏氏很可能是木兰是北魏人的传讹,不一定可以作准。花木兰之名,则很可能与“木兰花”之名联结起来而流传开来的。
另外还有学者根据木兰诗的行军路线等对照历史考证,认为木兰应该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鲜卑军户。这些就不一一详细引述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木兰诗爱国诗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木兰诗爱国诗词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