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蔡邕的诗词有哪些诗,讽刺蔡邕的诗词有哪些诗句

kodinid 1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讽刺蔡邕的诗词哪些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讽刺蔡邕的诗词有哪些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诗词界谁是用典高手?哪些诗词是用典佳作?
  2. 如何评价王允?
  3. 曹丕为何在好友的追悼会上学驴叫?

诗词界谁是用典高手?哪些诗词是用典佳作?

辛弃疾特别喜欢用典,甚至到了“掉书袋”的程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使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等五个典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连用“张翰闻西风而起莼鲈之思、许汜求田问舍为刘备不齿、桓温流年易逝之叹”三个典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有“八百里驳”“的卢”两个典故;《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援引司马相如写《长门赋》的典故……

讽刺蔡邕的诗词有哪些诗,讽刺蔡邕的诗词有哪些诗句-第1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典有时能让人会心一笑,有些时候也会招致争议,用为用而用之嫌。

但是无论如何,稼轩词在豪放的情绪和细腻的文字方面,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其文学造诣毫无疑问。梁衡先生曾说,集南宋三百年的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问题:诗词界谁是用典高手?哪些诗词是用典佳作?

讽刺蔡邕的诗词有哪些诗,讽刺蔡邕的诗词有哪些诗句-第2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前言

古诗词的创作,用典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法。诗词大多很短小,如果想包含更多的内容,用典是一个简单而经济的办法 。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用典主要的目的。 尽量用最少的字表达更多的内容,

讽刺蔡邕的诗词有哪些诗,讽刺蔡邕的诗词有哪些诗句-第3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用典多的人,未必是用典高手。真正的高手并不是掉书袋,搞得大家云里雾里。而是水中著盐,用典而人不觉。学识丰富的人,心有灵犀。学问一般的人,即使不懂典故,也能看得懂字面的意思。

一、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了隔与不隔的概念:

陶谢之诗不隔,延年之诗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

王国维说,陶渊明、谢灵运的诗不”隔,“颜延年的诗就略微有些”隔“ 。苏轼的诗不隔,黄庭坚的诗略微有些隔了。又说谢灵运《登池上楼》的“池塘生春草”、隋朝薛道衡《昔昔盐》“空梁落燕泥”,这两句不隔 。

用典,是一种写作手法,引用经典中的故事、字词。古人写诗词文章的时候,都喜欢引经据典,一来可以简化写作,本来需要长篇大论讲一个故事,用典故可能只需要几句话甚至一个词,就能表达清楚,同时还能丰富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思想。

用典是一门技术活,用得太生硬,会被认为是掉书呆子,用得不恰当,又会被人笑话。

用典到宋朝到了巅峰,宋人作诗词,爱用典,无典不欢,苏轼、欧阳修李清照这些文学大牛,随便翻一首诗词,基本都能找到典故,但相比起辛弃疾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辛弃疾用典疯狂到什么程度,他作一首词,可以做到句句有典,甚至还可能一句词有好几个典故,这里举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例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一首悲愤的词,上片着力于赞扬雄踞江东的大魏吴王孙权,和金戈铁马北伐胡虏的宋武帝刘裕。下片借用刘义隆冒进失败,来讽刺当政者看不清局势误国,以及表明自己坚决抗金、立志收复失地的态度。

这里就不做鉴赏了,我们来数一数词中的典故。

上片写了两个历史人物,引用了两个故事:起笔江山依旧,但“孙权”那样的英雄已经难以寻觅,第二句用孙权自然而然引出“舞榭歌台”——榭,就是建在高台上的宫殿,这里指孙权的皇宫。

苏轼特别擅长用典,用的那是恰到好处,读起来让人深思又佩服至极。

我们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一首豪放的词,抒发了苏轼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这还是苏轼在被贬密州时所做,可见词人精神之崇高、伟大。

这首流传千古的词,如果缺少了典故的运用就会逊色很多。

典故其一:“亲射虎,看孙郎”用了孙权“骑马射虎”的典故,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狂气,可见其豪迈。

典故其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了朝廷派冯唐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典故其三:“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主侵掠,这里的天狼星借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保卫国家的雄心壮志

古人抒情言志都比较含蓄,短短几个典故的运用,便使我们看到一个在贬官期间仍不低沉,有着狂气,渴望重新被国家起用,为国家分忧的爱国词人形象。

苏轼的很多作品中都有这样的运用,还有一些内容也成为了后世诗词中的典故。


如何评价王允?

很难说的,终止董卓暴行王允是有功劳的。但是他心胸狭隘没有弘股之臣该有的气度,算是忠臣,但是能力驾驭不了东汉末年的朝局。反而使李郭二人在贾诩的怂恿下把东汉皇室彻底打脸,***如他不杀蔡邑,赦免李郭,东汉也许能权归献帝,毕竟王允野心大能力低,献帝能掀翻他,可惜这个人气度有问题,对战局又不了解。我个人是不喜欢王允的!算不上误国误民。

曹丕为何在好友的追悼会上学驴叫?

王粲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

建安七子指的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这七位文学家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建安七子对于我国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建安七子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被视为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典型代表


建安22年,王粲不幸死于瘟疫,与王粲交往甚好的曹丕非常难过,为王粲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在王粲墓前,按惯例应该朗读悼文时,曹丕提议:“仲宣(王粲的字)平日最喜欢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送他入土为安吧!”

要看死的是谁啊。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我的公众号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曹植作诔文,曹丕学驴叫为他送行》,说的就是他,你看,二曹都对他青眼有加。

百科给他标注的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其实事实上,他是“建安七子”之冠。系出名门,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

少有才名,为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年),因关中骚乱,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刘表很喜欢他,然而王粲为人太过张狂,虽然王粲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郁郁。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劝降),王粲也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宠爱,赐爵关内侯。建安七子,封侯者,唯粲一人而已。

建安十六年的时候,王粲迁军谋祭酒,开始了他与曹氏兄弟持续一生的深厚情谊

建安二十二年(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于北还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在他去世的时候,这两个出身尊贵又才华横溢的男人他们自己的方式为他进行了告别。曹植擅文赋,于是为他写下了洋洋洒洒的《王仲宣诔》。

他说,我们之间的情谊十分深厚,以为能够这样彼此到白头。可是竟然没有想到,你会突然之间离开这个世间。“延首叹息,雨泣交颈”,读起来,亦不免让人为之而涕下。大抵文章发乎于心,曹植一生,写过很多诔文,可是真正这样满怀深情,不加任何掩饰的文章,恐怕也只得这一篇。

因为死者王粲生前比较喜欢听驴叫。

当时经历过东汉末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大变动后,幸存者都有一种对死生无常的无奈与豁达,这从曹氏父子的诗中可以看出。所以,后世的很多礼教束缚对魏晋人物是没有用的。即使是皇帝,面对故友亡灵,也会任性的不顾体面的一起学驴叫。有什么呢?

看到这个问题,曹丕会傲娇地说:"我觉得驴叫就是天籁之音,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喜欢驴叫也不需要理由,我就是喜欢,怎么滴!"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你可能想像不到。

话说曹丕的好基友王仲宣得了重症,不治身亡。

曹丕想,要不是自己的老爸把华伦给杀了,好友说不定还有救,只不过现在人都死了,再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伤心归伤心,他盘算着怎么着也得给好哥们儿办一场别开生面的追悼会,让他风风光光的上天堂,也不枉俩人相识一场。

追悼会上,曹丕怀着沉痛的心情,对在场的人说:"敬爱的仲宣兄虽然死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大家都知道,他生前有一项特殊爱好,学驴叫,在此我有个小小的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希望在场的诸位都参于进来,每人学一句驴叫表示对他的深切哀悼!"

领导发话了,谁敢不从,于是在曹丕的带动下,追悼会上驴叫声此起彼伏。

这可不是我杜撰的,此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伤逝》中的第一则短文。

想想那场面都酸爽,由堂堂大魏皇帝领头,君臣一起高歌《叫驴大合唱》,葬礼现场一片"欧啊~欧啊~欧啊~"之声,你说会不会有人发笑呢?

有,当然有!不过不是在这一场追悼会上,而在《世说新语.伤逝》第三则短文中,有个人学驴叫差点搞砸了追悼会!

这个人叫孙子荊,很有才华,从不把别人放在眼中,唯独佩服一个叫王武子的人,把他当作自己的偶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讽刺蔡邕的诗词有哪些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讽刺蔡邕的诗词有哪些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用典 曹丕 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