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爱国诗词大篆,杜甫爱国诗词大篆图片

kodinid 2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杜甫爱国诗词大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杜甫爱国诗词大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邮政历史上发行过有对联的邮票吗?哪年发行的?对联什么内容?
  2. 吴昌硕石鼓文和《石鼓文》原帖有什么异同点?

中国邮政历史上发行过有对联的邮票吗?哪年发行的?对联内容?

一九五一年十月十九日发行的《鲁迅逝世十五周年》纪念邮票两枚,其中一枚图案左侧为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这是我国邮票上第一次出现的对联。这两句还出现在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发行的《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纪念邮票第三枚“鲁迅手书”图案上。

  我国邮票上的对联,可分为四种情况:

杜甫爱国诗词大篆,杜甫爱国诗词大篆图片-第1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是针对纪念某一事物为邮票图案撰写的对联。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发行的《杜甫诞生一二五○周年》纪念邮票,全套两枚,第一枚“杜甫草堂碑亭(成都)”,图案两侧为朱德同志撰写的“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两句对联;第二枚“杜甫像”,图案两侧为郭沫若先生撰写的“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两句对联。

  二是择取名人诗词中对仗的两句成为对联。除上述出现的鲁迅诗句外,还有一九六七年五月一日发行的《毛主席万岁》邮票,其中第二枚图案下部为毛泽东同志《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中“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两句。

  三是古今名人书法作品中的对联。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发行的《吴昌硕作品选》特种邮票,其中第一枚“书法”,图案为吴昌硕的“金石乐,书画缘”两句篆书对联;一九九六年四月五日发行的《黄宾虹作品选》特种邮票,其中第一枚“书法”,图案为黄宾虹的“陆子成书作新语,许君集字述古文”两句大篆对联。

杜甫爱国诗词大篆,杜甫爱国诗词大篆图片-第2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是***同志对仗工整的题词成为对联。一九六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运动会》纪念邮票,其中第六枚“开幕式”,图案上部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两句题词,这两句题词还出现在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一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运动会》纪念邮票第一枚图案上;一九七七年一月三十一日发行的《纪念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三十周年》纪念邮票,其中第二枚图案上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两句题词;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日发行的《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纪念邮票,其中第二枚图案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两句题词

吴昌硕石鼓文和《石鼓文》原帖有什么异同点?

十只石鼓,不知因何而成,很长时间里,一直在陕西凤翔的田野中日晒雨淋,直到唐初面世,一时轰动,杜甫、韦应物、韩愈等都有诗盛赞。

《石鼓文》是大篆的典范作品,笔画匀整,结字疏朗,用笔遒朴逸气。它虽从西周金文发展而来,但不同于西周金文过多的装饰,而显示出自然、朴质的艺术持征。

杜甫爱国诗词大篆,杜甫爱国诗词大篆图片-第3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吴昌硕的书法,以篆书和行草书成就最高,而行草书也得力于篆书。他的篆书从《石鼓文》中得益最多,在不同时期显示出不同特点。

他早期所临《石鼓文》,工稳秀逸,中年后将其结体易方为长,取欹侧之势,与原碑拉开距离,晚年个人面貌凸现,遗貌取神,用笔凝练遒劲,气度雄沉,天真烂漫,苍古老辣。

他的《石鼓文》,在结体上左右、上下参差取势,一改原石鼓文工整勻称的结体,给人以“耸肩”的感觉,打破平正而有出人意料的感觉。

用墨上,他追求刚柔、润渴的融合,通过墨色的变化,表现出毛而润、湿而畅的独特审美韵味。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石鼓文》承载大篆之成,被尊崇为“石刻之祖”。吴昌硕一生致力于《石鼓文》书法的研究,他临摹《石鼓文》38年,始终是忠于原帖古朴雄秀的石鼓风骨,尽得原帖精髓,在本质上是相同相通的。他师法原帖又“临气不临形”(吴昌硕语),以临为创,始终站在创作的之场上向古人学习,无不彰显“古人为宾我作主”(吴昌硕语)的一贯原则,对吴昌硕《石鼓文》的总体评判是:已意多于师法,自创大于继承。主要的不同有以下五点:

一,最大的不同就是吴昌硕改变了原帖文字的体态。原帖文字的结体十分注重“平整”、“对称”、“均衡”和“匀停”,而吴昌硕《石鼓文》则大多“不平整”、“不均衡”、“不对称”、“不匀停”,"长短不齐、左低右高,偏斜取势"成为了吴昌硕《石鼓文》的字体常态和显著标签;

二,吴昌硕《石鼓文》改变了原帖的字形。原帖字形都是“方中显长”,而他却变成了偏长或超长的字体外形。主要原因是吴昌硕吸取了秦分篆字的形态,承袭了邓石如篆书的结体,使原帖笔画结构更加强调了“上密下疏”、“上紧下松”、“上收下放”的“纵势”,更利于笔墨挥洒而不显拘谨、不受约束;

三,吴昌硕《石鼓文》调整了原帖各字的笔画分布。在结字笔画的疏密上,呈现出笔画紧凑部位更密、虚白之处更疏的特点,一改原帖均衡分布"的结字体势,大大提升了笔画结构上的“空间张力”;

四,吴昌硕《石鼓文》改变了原帖"笔划粗细一致、总体偏瘦"的石刻特征。他将写意画技法融入临摹,下笔如泼墨、行笔有提按,粗细自然,偶现苍涩意味,把原帖的石质刀味化变为“书写感”;

五,吴昌硕《石鼓文》改变了原帖“婉通”的行笔风格。孙过庭曾概括:自古“篆尚婉而通”,并被视为作篆的“法则”“规范”。原帖也不例外,行笔时婉转而无顿挫,接笔时通畅而无痕迹,而吴昌硕以籀作篆,在行笔时不拘于“婉通”的用笔惯势,有意识地强化了“顿挫倔强”,使笔划线条雄强硬朗;在接笔之处自然保留“痕迹”,使笔划线条浑厚奇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杜甫爱国诗词大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杜甫爱国诗词大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吴昌硕 石鼓文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