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爱国诗词曹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爱国诗词曹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短歌行曹操是爱国诗吗?
不是爱国诗。这首诗是托物言志,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发了诗人求贤若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诗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嚥,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允天下人负我”,是对还是错?你怎么看?
现在人观点多呈贬义,说明这个人自负,残暴无度。但放在大历史背景下看这个问题,三国时天下大乱,群雄争雄的时代。古语有言所谓慈不带兵,政治人物心善不可能有好下场,南唐后主李煜空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站在曹操的立场上,那个时候能完全相信谁呢,群雄都虎视眈眈入主中原呢。估计也就他老爹老妈值得他完全信任吧。所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客观的看待这句话,脱离了背景就没意义了。
曹操的这句话正适合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道出了人的本性,自私。
谁都爱自己比爱他人多一些,尤其碰到事情的时候,更是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唯怕利益和自己擦肩而过,宁愿负了别人,也不会负了自己。
散发大叔来说几句:
话说当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被通缉。逃到友友吕伯奢家中,因神经紧张,听偏了厨房厨子杀猪的对话,下手杀了吕家数人。杀完后发现后厨待宰的缚猪,才知酿错。心中一时悲怆后悔,气血上脑。为缓解这股懊悔之意,仰天叹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很多状况下,人们在犯了一件错事后,懊恼之下怕被别人指责,思维会出现一阵儿逆反,为自己过大的心里压力缓解平衡一下。比如:1、唉、错就错了吧。2、谁让他(无错方)怎么怎么滴了。
曹操错杀后一声长叹:错就错,宁是我对不起你,你们也别对不起我。实是排解一下当时的心中郁结之气。
后来这句话到了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中,就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给扩大成了性格中的基因似的。罗贯中写作立场是尊刘抑曹,为突出情节矛盾,蜀汉的人物多加美言,曹操的举止多加贬义。没成想,这部三国后世爆火,乃至家喻户晓,很多人甚至当为正史来解读。
人们看到书中的曹操狡诈多疑,挟帝弑后,就很自然把这句话引申到曹操的性格当中里去了。
事实上我们用大脑冷静分析,这句话,谁要拿来奉为处世原则,那么他的脑子定是坏了。试想,一个人总去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别人对不起他还不行,这个人能有朋友吗?!
谁都不傻,你坑我一次二次,三次我还和你玩吗,我不小心伤你一次,你就记恨生怨,小心眼儿,能交吗?!
曹操倘若真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标准处世,怕早以孤立脱群,无人敢近。还能成什么大业、大事。
事实上,诗以言志,我们从曹操的诗歌中,不难读出他胸襟广阔、志存高远的豪情。
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这是个哲学问题。
是对是错?这个问题,争论了几百年,也没分出个对错,即使是说出这句话的曹操,他也没有负了天下人。
个人觉得,这句话或者这种做法,本就没有对错。***决定脑袋,你的立场、你的利益决定了你的抉择,你的抉择导致了相应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对大多数人是好的,也可能对大多数人是坏的,大众会拿结果来评价你的选择是对是错,但可能对于你而言,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有句话:大人只看利益,小孩才分对错。也许这才是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吧。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人与人之间。这就是现实。
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一面,人性与利益之间的抉择往往才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什么时候应该坚持人性,什么时候应该坚守利益?争论永远没有结果。
选择你相信的那一个吧,你相信那么它就是对的。你后悔了,那么它就是错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爱国诗词曹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爱国诗词曹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