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烦人的古诗词名句,讽刺烦人的古诗词名句有哪些

kodinid 2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讽刺烦人的古诗词名句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讽刺烦人的古诗词名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喜欢作诗作词的都发表一下自己的作品,切磋交流,有作品吗?
  2. 小学生每天背一首唐诗宋词有用吗?
  3. 怎样赏析李清照的宋词名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喜欢作诗作词的都发表一下自己作品,切磋交流,有作品吗?

两年时间,我在各大网络平台,发了现代诗五千余首,自不知深浅,不可能在此一一发布,就随手牵来其中一首亮亮相,欢迎阅读点评。如有兴趣请全网搜索,柔美的风,飘悠的云,甘甜的雨,尽情饱揽各色各样的风景。谢谢!

谢谢楼主提问。

讽刺烦人的古诗词名句,讽刺烦人的古诗词名句有哪些-第1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是一名退休老者,去年八月注册头条,因对诗词有兴趣,特别衷爱七律,所以近一年来写了四百多首诗歌。这也是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首先要感谢头条为我提供了平台,同时也让我见识了许多诗坛高人的大作。如兵法天下、致虚堂君等人妙笔生花,通过认真学习、揣摩,受益匪浅。我认为律诗写作首先要掌握平仄,否则出律了就不能称作律诗了,再进一步那就要讲究对仗工整等,还要注意不要犯三平尾、三仄尾等一些基本要求。当然最重要的是诗的意像和内涵。多学多写就一定有所提高。下面发二首拙作,请楼主斧正。

七秩抒怀

花前把酒问闲愁,

讽刺烦人的古诗词名句,讽刺烦人的古诗词名句有哪些-第2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七秩春秋雪染头。

宝剑出匣歌霸气

香笺落墨唱风流

讽刺烦人的古诗词名句,讽刺烦人的古诗词名句有哪些-第3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初心不忘心常守,

壮志难酬志尚留。

九曲柔肠情未尽,

题主:您好!我是既写现代诗,又写绝句,还填词牌。就选几种体裁的原创作品分享一下,与文友们切磋交流。

想起羞涩的初吻

殷红青春的脸庞

人生的第一个爱情故事

我想用红笔写完

-

怀念雨中的玫瑰

飘飞的红霞落进我的相思

柔柔的目光锁住了夏

让我思念成疾

层云夕照红,山色入长空。

蝉唱远林里,蛙鸣近沼中。

江风低岸草,野径少人踪。

水面渐声寂,孤舟独向东。

一一夏日西郊黄昏 1993年7月于阆中古城

落葉飄風浩渺天,殘陽淡淡欲昏眠。

蒼江東注穿雲霧,水鳥飛歸逐浪煙。

夔府城中悲子美,宣州樓上醉靑蓮。

前朝多少兴亡事,对此萧然涌思泉。

一一嘉陵江深秋懷古(閬水漁民白溪釣)

小学生每天背一首唐诗宋词有用吗?

作为过来人讲,真的超有用的。

我小学时***期坚持背古诗,从小学到初中高中,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对于后期文言文的学习也有极大帮助,很轻松。换种思维方式讲,学诗词不仅可以孩子感受历史,也能增长见识丰富内涵,体会情感,腹有诗书气自华啊!而且诗词这种东西都是越背越快的,也有利于记忆力的培养。

如果孩子每天功课任务很重,可以将背诵改成周末每天一首,或是***期背满四十首等,根据孩子情况自行更改,背是一定要背的。

当然有用,因为读书就要读经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经典,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少年记忆如刀刻,小学生记忆力超强,多些积累,对将来帮助很大。我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许多作家在少年时都读了很多经典,可见积累重要。小学生背诗词,可以开发智力,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甚至对自己将来职业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生每天背一首唐诗宋词,当然有用。这位小学老师,值得点赞。原因有三:

其一,背诵优秀作品,是语言能力提高的基础。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讲的其实是一个语感的问题。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总和体现。语言的训练、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基础在于语感的培养和字词语汇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导致质的提升。

当然,这种质变并不一定是自然而言获得的,常常需要教师的点拨,以及作文、阅读等等练习。在此过程中,写作和阅读能力,能够快速提升。

资质较高的学生,转变较快,资质稍差的学生,转变就缓慢一些。但是,早期的积累是最为基础的。所以说,背诵唐诗宋词,极为有用。

其二,背诵唐诗宋词,有助于语文兴趣提升。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精华,文辞精粹,意境优美,读来本身饶有趣味。

尤其是,孩子如果能够多多背诵这些精粹,家长亲朋老师都会鼓励和赞赏他们,他们会从周围人的赞赏中获得更大的学习兴趣。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了学习兴趣,家长还用担心他学习不好吗?

我可以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绝对有用!而且我建议,父母一定要在旁监督孩子,只要把这件事情坚持下来,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上小学的孩子记忆力是最好的,一旦记住什么东西,就终身都不会忘记。在这个时候,把唐诗和宋词三百首都背下来,就是积累到了终身的财富,这就是以后孩子的底蕴。长大以后虽然也可以记住,但是记得快,忘的也快。

我是在28岁那年听的石国鹏老师讲历史(本人爱好历史,没事的时候爱闲听),他说:“一个人,如果能脱口而出背上一百首古诗,那么他说话的水平和写东西的水平一定会和以前不一样,具体怎么个不一样,就得你自己去试试了。"

缘于对石国鹏老师的崇拜,我就去背了。唐诗和宋词加起来一共差不多三百首。直接的效果就是,看到一幅图片或者一个场景,自己也可以这几句歪诗,虽然自己不懂平仄韵律,但是也还是挺满足的。

可惜的是记得快,忘的也快,长时间不去回味,也就搁下了,脑子里充斥的还是小学初中学过的诗句

最后以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结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怎样赏析李清照的宋词名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整个一首词,如同大白话。既没有用典,更没有晦涩难懂之处,表达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这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天从早到晚,阴沉沉的天气都让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 

“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昼,本来形容漫长的夏日。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

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赏析

原文: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南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_a***_]简介:

李清照,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李清照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崇宁二年(1103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关于李清照的这首名篇《醉花阴》,元伊世珍的《嫏嬛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李清照在重阳的时候,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赵明诚看了后自愧不如,但内心又有一颗与妻子争强好胜的心。于是,他闲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了五十首词,并将李清照的词杂入自己的词中,拿给好友陆德夫看。

陆德夫玩味一番后,说:“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赶紧问:“哪三句?”

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个故事并不一定是真的,但也告诉我们,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醉花阴

李清照

诚然,这首诗最好的是最后三句,但是,最后三句的好少不了前面的情感铺垫。

今人讲宋词,我觉得讲得好的有两人,一个是叶嘉莹先生,另一个是周汝昌先生。他们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均为顾随的***,再之就都是诗词创作者。不懂写诗填词的人解读诗词,始终有点隔,他们似乎很难走进作者的内心,也很难从声律运用、构章脉络、意象运用等多维度去分析一首诗词。对此说法,我过去是不以为然的,而产生这种感觉便是从这首词开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我喜欢此句,甚至多于此调的结句。此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只评诗词不写诗词的评论家所解,大多从字词上去解释,认为易安是从讲天气入笔。这种解释从词的构章上是说不通的,下一句就已经承接不了。创作型的评论家,如夏承焘等人,基本上都认定“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里飘出来的香烟。也只有此解,下句才能承接上,才容易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整日望着从金兽香炉弥漫出的香烟发呆,或浓或淡,迷离空茫。在这孤寂的愁苦中,白天的时间是如此的慢长,仿佛停顿了一样。

瑞脑是一种名贵的香,金兽这种香炉也不平宜。说明当时易安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好的。物质上的好与内心中的愁,形成了对比,为全词定下了基调。如果你曾经试过,望着缕缕香烟发呆,似乎什么都可以想,又什么都想不了,对起拍是有共呜的。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佳节又重阳是时间的补述,“每逢佳节倍思亲。”此补述又将孤独之意推上了一层。玉枕纱厨,是瑞脑金兽的承接,玉枕,是指玉制或带玉饰的枕头,纱厨是一种精致的间隔纱帐,用镂空的木隔糊上彩绘纱布,用于防蚊,这些都是富家用品。易安的运笔,还是继续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作对比。而歇拍的“半夜凉初透”,则是为转拍作的垫笔。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讽刺烦人的古诗词名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讽刺烦人的古诗词名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李清照 云愁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