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人没出息的诗词,讽刺人没出息的诗词名句

kodinid 3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讽刺人没出息的诗词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讽刺人没出息的诗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儿子不上进的诗句?
  2.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小松》什么深意?
  3. “色难”,古人认为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敬。你有过吗?说真话?

儿子不上进的诗句

1.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

释义: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他/她不抗争,不争气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讽刺人没出息的诗词,讽刺人没出息的诗词名句-第1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

释义: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

3. 竖子不足为谋。——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讽刺人没出息的诗词,讽刺人没出息的诗词名句-第2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小松什么深意?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小诗。原文如下:

若要深刻理解一首诗的含义,要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诗人在作这首诗时的处境和心绪。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但自安史之乱,唐王朝逐渐衰落,藩镇割据、农民起义、吏治败坏、社会动荡。乱世之中,不乏真英雄,奈何识才之人却寥若晨星。

讽刺人没出息的诗词,讽刺人没出息的诗词名句-第3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的车轮来到了公元846年前后,诗人杜荀鹤出生了。此刻,距离唐王朝的覆灭只剩下短短六十年了。诗人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出生微寒。杜荀鹤早年在九华山读书求学。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多次赴都城长安应试,却屡屡不第。

后朱温为其“打点关系”杜荀鹤于公元891年得中进士。此时诗人已经45岁了。而后又因政局动荡,杜荀鹤得第后第二年,复归九华山。朱温后来授予杜荀鹤翰林学士,但杜荀鹤此时已是风烛残年,授官后不久,就去世了。

杜荀鹤才华横溢,在诗坛享有盛名,其诗自成一家。杜荀鹤对宫诗的造诣极高,除此之外,杜荀鹤的诗常常也反映了吏治败坏、人民疾苦的社会黑暗现实

杜荀鹤仕途坎坷,虽晚年得志,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闲居于九华山,终究是壮志未酬。这首《小松》是杜荀鹤为了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作的。

《小松》的大意为:小松刚冒出土,小得可怜,淹没于野草之中。后来,小松渐渐地超出了蓬蒿。可世人仍不识这小松将来会长成高耸入云的之树,直到长成后才认识到这是凌云之木。

很明显,诗人是在借松写人,有两重含义。

第一,赞扬了小松顽强的精神。虽然刚出土时,比野草还微小,但仍是“刺头”,一个劲地向上生长。小松的“小”只是暂时的,它终将长成凌云之木。

《小松》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写的,是一首“以物言志”的诗,希望自己能够像松树一样高耸入天,成为“凌云木”。

我们先来看看杜荀鹤的原诗: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树,在贫瘠的土壤上都能成长起来,可高达4、50米,树姿雄伟、苍劲。李白诗云:“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松与竹、梅一起,被世人称为“岁寒三友”,体现了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所以,诗人选择松树特别是“小松”作题目,以松喻人,以松言志,寓意很深。因为,杜荀鹤出身贫寒,年轻时才华横溢,可惜屡次应试不中,后来还是通过朱温帮助打点关系,到45岁才中进士。他在九华山求学读书,对松树观察细微,把自己比喻成一棵“小松”,非常贴切。

这首诗通过对小松的细节描写,从深草里“刺头”钻出来,到“渐觉”高出蓬蒿,然后承转表达出,小松终会成为“凌云木”的意境。连接自然,一气呵成,文字精炼,寓情于物,哲理深刻。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松树小的时候,世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长成高入云霄的树木,直到等它长大,高入云霄了,才知道它原来可以成为“凌云木”,显示出它的不平凡。

一是对有才华、有志向的人来讲,小时候是一棵“小松”,但“小松”是可以长成高耸入云的“大松”。暗示诗人自己有凌云之志。

二是希望朝廷当政者把眼光放长远些,重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同时也表达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复杂心情。

首先这首七绝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小松出于深草,凌云蓝天。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这首《小松》出自唐代的杜荀鹤。原诗如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自小刺头深草里”,一语道出了小松刚出生时的悲惨境遇,竟然还没有路边的野草高。虽然被“埋没”深草里,但却自小“刺头”,一个劲的向上生长,锐不可当。小松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境遇而随波逐流,放任自我。刺头的“刺”是点睛之笔,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坚韧不拔的品质。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光易逝,小松渐渐暴露出了其原来的面貌,初露锋芒,小松自小被埋没在深草里,到现在历经千险终于踏出它人生重要的一步。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松生于深草,甚至不及深草之高,而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肤浅的发觉原来它是凌云松。诗人竭力讽刺了时人的目光短浅,也表达了诗人虽才华横溢,却遗世独立,由于出身贫穷被不被赏识的极度愤懑之情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生难得一知己,遇则人生一大幸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且去烹羊宰牛为乐,明朝归来深巷又是一片杏花。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看那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只需一日,便可踏遍长安花”。

悲也罢,欢也罢,千古兴亡又有多少被埋没在滚滚长江中?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是玉海棠诗,诗词兴趣部落圈主,如果您对诗词感兴趣,欢迎关注并相互交流,谢谢!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意味深长的小诗。饶有趣味,得慢慢品。

写松的诗很多,比如最熟悉的郑板桥《竹石》“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小诗似有所不同,匠心独具,另有所指。

《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晚唐诗人,不太出名,出身寒微,有野史说他是杜牧妾生之子

生逢***,有一段长久科举之路,直到40多岁才中进士。自许为“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据说曾为一官半职,不惜写诗奉承朱温。他最大的成就,写了很多揭露黑暗,同情人民的讽喻诗,因此在唐未的诗人中会偶被提及。

这首小诗,可能是他仕途失意时的作品,很有不平之气。

简单来说,今日对我爱搭不理,明日让你高攀不起。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色难”,古人认为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敬。你有过吗?说真话?

“百善孝为先”!何为孝者?顺也!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要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的生命是父母赐予的。没有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

我们应该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首先是尊敬父母。一个人如果尊敬他的父母,也就会孝顺他的父母,如果一个人能够尊敬和孝顺他的父母也就会赡养他的父母。

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经常接触;难免由于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出现一些分歧,这是在所难免的。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要耐心说服、要以理服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更况且,不见得自己所坚持的就对的。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言行强加于父母的身上。更没必要挣得“面红耳赤”甚至“反目成仇”!

君子和而不同!”要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更何况是自己的父母。

“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只有和睦才会其乐融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讽刺人没出息的诗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讽刺人没出息的诗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小松 凌云 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