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少儿爱国诗词字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少儿爱国诗词字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一句中的小国旗能不能换成小旗帜?为?
不能,因为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小弗朗士的眼中,字帖都成为了国旗,可见他对于祖国的热爱,以及对侵略者的憎恨,同时烘托出教室里浓厚的爱国气氛提纲契领,画龙点睛之用,用字贴比喻国旗,其国家的语言文字点出爱国之情,所以不能换成小旗帜
秋瑾遇害后,为何***她的县令李钟岳会***身亡?
1907年7月6日,时任安徽巡警学堂监督、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安庆刺杀了庆亲王奕劻的女婿、安徽巡抚恩铭。徐锡麟在被捕后的次日慷慨赴死,受此案牵连,秋瑾被捕后于1907年7月15日遇害。而百余日之后,带头抓捕秋瑾的山阴县县令李钟岳却自缢身亡,这其中又有什么内情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钟岳其人。李钟岳是山东安丘人,在1898年的时候中了进士。由于李钟岳为人正直,不善于拍马溜须,后一直在浙江江山县代理县令职务,直到1907年的时候才扶正,调到山阴县当了个正式的县令,此时李钟岳已经52岁了。
李钟岳是一个具有良知的朝廷小官僚。他调任山阴县令后,非常仰慕当地大通学堂督办秋瑾的才识。李钟岳常常以秋瑾豪情满怀的诗句教育儿子。
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后,他创办的大通学堂也遭到清***查封。徐锡麟创办大通学堂后,又以所捐道台的身份赴安徽任官职。临行之际,他委派王金发到上海,邀请秋瑾出任大通学堂督办,秋瑾欣然赴任,积极积蓄革命力量。
徐锡麟被害后,时任浙江巡抚张曾扬(此人是张之洞的同族侄曾孙)马上命绍兴知府贵福查封大通学堂,并缉拿秋瑾。由于学堂坐落在山阴,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山阴县令李钟岳的头上,而此时李钟岳上任山阴县令才不到半年。
虽然李钟岳敬佩秋瑾的为人,对秋瑾心怀同情,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也只有故意拖延时日,以便秋谨等人能乘机逃脱。大通学堂的大部人员已安全转移,可是秋瑾却豪言“为了革命成功,宁愿流血牺牲”,坚守学堂。
而李钟岳这边一直按兵不动,也引起上司贵福的不满。贵福怒斥李钟岳,如再拖延缉拿命令,即按合谋叛逆罪名严办李钟岳。李钟岳无奈,只得带领三百名新军赶赴大通学堂。李钟岳故意走在队伍的最前边,以免士兵开枪伤人。进入学堂后,秋瑾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光复会成员程毅等人。
秋瑾被捕后,由贵福、李钟岳和会稽县令李瑞年连夜会审。秋瑾自信贵福手中并无实据,因此坚决否认进行反清活动。
李钟岳在暗中还是力所能及地保护着秋瑾。在秋瑾被抓的次日,贵福又指派李钟岳查抄秋瑾的娘家。李钟岳恐怕查出秋瑾反清的证据,所以查抄的时候,只做了做样子,草草了事。
在审讯中,李钟岳不忍心对秋瑾用刑。说是审讯,其实与会客谈话无异。贵福见这样审下去,也审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他亲自跑到杭州,到浙江巡抚张曾扬处汇报案情,谎称秋瑾已认罪伏法。张曾扬信以为真,下令就地正法秋瑾。
秋瑾,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家,女权运动的先驱,光复会成员,号称鉴湖女侠。李钟岳,又称李宗岳,山东安丘人,清末官员,曾任浙江山阴县县令。
1907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秋瑾分别***在安徽、浙江举事起义,推翻清朝的统治。徐锡麟先在安庆起义,但起义失败被杀。由此,秋瑾在浙江山阴大通学堂准备起义的消息也被清***所掌握。此时,李钟岳正担任山阴县令,当时革命志士推翻满清的思想已被大部人接受,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已成燎原之势。李钟岳同情革命,敬仰秋瑾的义举,在接到上级命令去抓秋瑾的路上鸣锣开道,大造声势,目的是让秋瑾等人尽快撤走,但秋瑾明知危险,甘愿为推翻满清流血牺牲,毅然决然地在大通学堂等待被抓。
秋瑾破抓后,大义凛然,气冲斗牛,李钟岳对她尊敬有加,审讯时不但不用刑,而且更像读书人之间的对话,秋瑾在此还留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惊世绝笔。上级责李钟岳做事不力,指使逼迫他处死秋瑾。李钟岳人微言轻,没有违抗上级命令的能力和资本,最终违心、被动、无奈地处死了秋瑾。
处死秋瑾之后,李钟岳每天处于自责和内疚之中,不久,辞去山阴县令,闲居在家。自此,更是闭门谢客,断绝朋友来往,每每想起秋瑾的浩然之气,更是仰天长叹,以泪洗面,亲朋故友理解他的心情,多去安慰,但也都无济于事。最后李钟岳带着自责、内疚和忏悔悬梁自尽,以求永远之解脱,来弥补处死秋瑾之罪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少儿爱国诗词字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少儿爱国诗词字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