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代爱情诗词评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代爱情诗词评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建安诗歌的特点有哪些?
建安是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当时的国政已经持于曹操之手,而文学上的建安时期比建安这个年号所存在的时间前后各长二十年。
建安时代,上承《诗经》、《楚辞》,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新的高峰,诗歌的特点是清峻、通脱、华丽、壮大、慷慨激昂。建安时代的五言诗涌腾,打破了汉代诗坛四百年沉寂的局面,五言诗从此兴盛,七言诗从此初步奠定基础。
建安时代的主要作家有三曹和建安七子等,他们都生活在北方的魏王朝中。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曹操诗的特点是深沉古直,气韵沉雄,他的诗今存二十余首,都是乐府。一部分是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的苦难,如《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另一部分表现他自己的政治主张,如《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评》曰:“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曹丕诗风格纤弱,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写景抒情都很细腻,诗逐句押韵,说明这一时代的七言形式尚未成熟。
曹植的诗慷慨活泼,词藻丰富华美,骨气奇高,词***华茂,《名都篇》、《白马篇》、《赠白马王彪》、《美女篇》、《洛神赋》、《野田黄雀行》都是他的名作,《诗评》曰:“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
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其中孔融年龄最大,仅存诗七首;王粲的成就最高,诗赋都很出色;陈琳、阮瑀除诗歌外还擅长公牍文书;刘桢的五言诗在当时名气很大;徐干的情诗写得很好;应瑒的诗较为平淡。
《建安诗三百首评注》选择了建安时代流传下来的三百首诗,建安文学多是文人诗,它的语言较之《诗经》和《古诗十九首》都更难懂,《建安诗三百首评注》对所选的诗歌都加以评点和详细的注释,有助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密切相关的。“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横也丝来竖也丝全诗句是什么?
横也丝来竖也丝,细看来,不是丝也。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细看来不是丝》,其中的横也丝来竖也丝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丝绸的柔软和细腻。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丝绸的纤细都是一样的,但仔细观察,却发现这并不是普通的丝线。这句话不仅描绘了丝绸的细腻,也表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和对事物的深入观察。
这句话也常被用来形容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或者形容某些事物的精致和细腻。
心知拿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白话译文:不会写情词,也不会写情诗,想念情郎的时候就寄去一块白手帕,以此来表达心里头的思念之情”。
可是情郎接到手帕之后并不心领神会,反倒把手帕拿在手上颠来倒去地看,反复琢磨着,横看是丝竖看也只是丝,全见不到一个字,所以喃喃自叹:“唉,像她这样的心事谁才知道呢?”扩展资料“横也丝来竖也丝”出自《山歌》,其作品内容为在编辑体例上,《山歌》打破了前人单纯按体裁分类的惯例,以内容为主,兼顾体裁并辅以必要的评注。全书共10卷 ,收吴歌356首 ,桐城时兴歌24首。其中不少篇章,真切地反映出对爱情热烈、勇敢的追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表现方法上大量***用比兴手法。语言颇具特色,接近口语,多用双关语。谚语、歇后语也多有应用。作品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代爱情诗词评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代爱情诗词评汪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