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讽刺御史言官的诗词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讽刺御史言官的诗词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御史言官是什么意思?
御史言官是封建王朝特有的一个官职,这些人既不属于行政官员、也不属于司法官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练嘴”——大致就是对皇帝的错误进行批评、建议,对大臣的失责与罪行进行弹劾等等。因此,便有了“言官”的说法。
言官和御史的区别?
第一是言者无罪权。前面我们说到,谏官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人无法完全避免犯错,而谏官也是人,也会有说错话的时候,如果因为说错话而被处罚,结果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真正直言敢谏的言官被淘汰,余下一帮溜须拍马的逢迎之徒,那么监察机构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第二是风闻言事权。《清史稿·职官志》记载:
“(清)初沿明制,设都察院。天聪十年,……定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监察御史许风闻言事。给事中同。”
所谓的“风闻言事”,就是允许谏官在没有掌握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仅凭道听途说,就可以上奏纠参。无论是什么小道消息、街头巷闻、花边八卦,如果谏官本人认为有必要奏达天听,都可以大胆进言,即便最终证明传闻不实,谏官也不应为此受到处分。

这一制度极大地扩充了言官的监察能力。虽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存在部分官员滥用风闻言事权,挟私打击政治对手的情况,但若无这一制度保障,言路必将受到阻遏,官场的许多阴暗面,也失去了曝白于日光之下的机会。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
二是谏官言谏系统。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
明代言官和御史区别?
没区别,言官包括了御史
言官制度是言官权力的保障,明代言官制度在太祖统治时期基本确立。在明代,言官是给事中和御史的合称,其组织机构为六科和都察院。明太祖起于布衣,深知权力的重要性。朱元璋建国后,***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皇权统治,其中最重要的是洪武十三年正月,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借此废除了限制皇帝权力的丞相制度,将丞相的权力分于六部,之后又将六部的职权和地位提高。明太祖为了加强对六部的控制,规定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丞相制度的废除大大强化了皇权,然而朱元璋对此仍有诸多不放心,担心六部权力过重而威胁
言官是什么?
言官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主要负责监督和谏言。言官的职责是向皇帝进言,对国家政策、政治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对皇帝的言行进行劝谏,以保证皇帝和国家政策的正确性。言官通常具有较高的道德和学识素养,他们有义务对国家事务提出批评和建议,以确保政治清明和国家繁荣。
言官制度起源于汉朝,此后历代王朝都设置了类似的职位。唐朝时期,言官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设立了专门的谏官机构,如门下省和谏院,负责对国家大事和皇帝言行提出谏言。明朝时期,言官制度达到了顶峰,言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对皇帝和朝廷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流派”抨击朝政,慈禧太后为何对他们比较“纵容”?
辛酉***后,慈禧太后上台,鉴于肃顺揽权的教训,多次申谕广开言路。同治四年,李鸿藻入军机后,拉拢大批言官,形成“清流派”。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最高统治者不仅对清流派的言论持宽松放任的态度,有时甚至还会有意怂恿。
慈禧太后为了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借御史为耳目,以翰林为喉舌,对清流弹劾权贵常加鼓励,以监视和牵制奕䜣等人。正是由于慈禧太后的宽纵,清流人物才更加放胆而行。清流派是个比较特殊的派别。慈禧太后虽然专横跋扈,但还是比较能接受清流派的谏诤。“庚辰午门案”、“东乡惨案”都验证了这一点。但慈禧太后对清流派的宽纵基于对它的利用。
在共同的政敌——肃顺被消灭之后,慈禧太后与奕䜣的矛盾也因难以容忍两个权力中心的并存而逐渐公开化,且愈演愈烈。慈禧太后利用清流限制政敌,以达到巩固自身地位的目的。
另外,同治年间,汉族地主阶级官员以武力出任督抚之后,集地方军政大权于一身,成内轻外重、尾大不掉之势。权力的旁落是慈禧太后所不能容忍的,为防止地方势力失去控制,便玩起了“以清议维持大局”的手法,将清流派当成了削弱汉族大员的秘密武器,有意利用这些好为大言的京官,对地方汉族大员进行不遗余力的诋毁与抨击。当然慈禧太后也利用清流派的舆论影响力,割除贪官污吏,使其有利用于她的封建统治。慈禧太后的宽纵使清流派得以发展壮大,但又因为这种宽纵基于利用的基础之上,所以一旦没有了利用价值,势必不会纵容下去,正所谓“飞鸟尽而良弓藏”。甲申易枢之后,慈禧太后最大的政敌——奕䜣被逐出权力中心,清流派随之被瓦解。
慈禧太后作为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对于效忠于清王朝的任何政治派别都是有选择的重用、拉拢、培植。她利用各派目的相同而政见不同的情况,让各派互相牵制,以形成权力上的制衡。又根据政局的变化,对各派有所倾向的扶持,玩弄维持大局的权术,捞取更多的拥戴和舆论的支持,而自己则居高临下,利用握在手中的各派,巩固自己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讽刺御史言官的诗词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讽刺御史言官的诗词是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