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诗词爱国,隶书爱国诗作品

kodinid 3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隶书诗词爱国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隶书诗词爱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有怎样的相互关系,它们的本源在哪里?
  2. 邢台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名人轶事?
  3. 大家都来聊聊白己家乡从古至今出过哪些名人可以吗?

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有怎样的相互关系,它们的本源在哪里?

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从远古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尤其是大篆,至今还保持有甲骨文,金文象形字的特征。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聪明智慧的炎黄子孙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生产劳动中不断的创造新的文字,新的书体,在甲骨文,金文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和发展了中华文字,进而形成了篆、隶,楷、行、草五种形体。中华文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演变史,始终贯穿一个“变”字。传承与改变恰似遗传与变遗一对卵生兄弟,始终相随相伴,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它有攸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是祖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各种书体虽形状各异,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是由点、横、撇、捺、钭、竖、钩组成。具有充分的可变性和表现力,各种书体的结构形态都具有疏密虚实,收展欹正等对立统一的关系,形成了整篇结构互相依存,彼此呼应,相辅相成的局势,构成了章法布白之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其中楷书是基础,篆隶较随意,字体公整排列有序(尤其楷书),给人以“静”的美感;行书功底厚,草书奥妙深,字体大小不一,虚实相互间,肥瘦有别,攲正相依,排序参差不齐(尤其草书),行似流水,漂如飞云,给人以“动”的美感。不论哪种书体的根源都是远古先祖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劳动中创造的象形甲骨文。

以上浅见,敬请斧正!

隶书诗词爱国,隶书爱国诗作品-第1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天是大年初一,先给大家拜年啦!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今天,哪里也去不了,索性就来胡扯书法吧!博大家一乐。

篆隶楷行草有什么关系,我认为它们是各自安好,各管各个,但统统属于一个书体大家庭。好象亿万富翁家里有5辆豪车,各有各的用途,玛莎拉蒂奔驰、宝马用于接待客人,这两个牌子一般人都能看明白,如楷、隶;兰博基尼、马玛莎拉蒂跑车,是用来休闲玩玩,张扬个性的,如行书、草书洒脱、飘逸;还有一台老爷车就象篆书,偶尔也能展示一下,但识货、看得懂的人很少,这几辆车各有各的用途,唯一的关系是同属于一个人

隶书诗词爱国,隶书爱国诗作品-第2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体的本源,在于人的本性,古人造字众说纷纭,比较认可的是仓颉造字。篆、隶、草、楷、行五体到汉朝时已逐渐形成,距今大约1900年。

对于善书者,应当书写五体都不是问题,至于写什么书体,完全看需要。甲骨文、大篆真乃天书,很天真、浪漫,结体特自由,各诸候各写各的,的确有点乱,直到秦统一六国,强推小篆(秦),文化也有统一,征服的味道。

天下之书,不外铭文、刻碑、简椟之类,但凡是昭告天下的,都是堂堂正正,如小篆、隶书、楷书,因为这是给老百姓看的,必须要让人一看就明白,但正书写起来一笔一划十分费力;还是一种是简椟,就是文书档案、书信往来,是给自己或特定的人看的,只要你我都看懂就OK了,于是,人的偷懒的天性就出来了,从汉简、章草的书写形态来看,能偷懒则偷懒,毕竟,从事文字工作的小隶们也是忙得焦头烂额。汉简、章草再经过酒的发酵就有草(狂)草……

隶书诗词爱国,隶书爱国诗作品-第3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之,爱臭美的人弄出了隶书、楷书,爱偷懒的人弄出了草、行,皇帝老子才是统一书体的人,老子天下,老子说了算。

汉字的演变依现有的考古发现,由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商周时代铜器上的铭文——金文,再到周代的大篆,由大篆到秦代的小篆,再到汉代形成了今文字中的隶书,隶书之前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统称为古文字。隶书及之后的草书、楷书、行书合称为今文字。草书要先于楷书,汉初草隶、章草萌芽,而后有今草、狂草。楷书萌芽于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行书出现于汉末,成熟于晋。

草书早于楷书、行书。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的本源是甲骨文、金文。


书法是中国人的一种喻体、寓体、载体,它暗示、象征、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书法意象。从象形文字产生伊始,就有了书法,上起甲骨,下至楷书,随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发展演变,书法成为最具有中华人文内涵的艺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的艺术。

 

“篆隶楷行草”五体互为依托、演变,是中国书法的发展史。

 

篆书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小篆是官书,适合于隆重的场合。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是由篆书演化来的,把小篆加以简化,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便于书写且速度更快。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楷书是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

 

邢台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名人轶事?

其实重工业工厂,比如邢台冶金厂,邢台旭阳焦化,邢台钢厂等等都应该保留下来,停产后作为展览馆形式供大家欣赏参观不是更好,都拆完了,拍电影都没地方***景啦,拿什么记录老故事,怎么呈现给观众???不要城市建成只有楼房的(空城),给老百姓留个念想吧!

邢台名人出现过不少名人,这里介绍几位名人及事迹。

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五军团第14军军部任参谋,红11军第19师作战科科长,红七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师57团团长,红10军团第3师师长,挺进师参谋长等职。

抗战时期,曾任东进纵队训练科长,冀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军区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2纵参谋长,3兵团副参谋长等职。参与指挥了钜金鱼、定陶、鲁西南战役,在淮海战役中,协助陈再道完成围歼黄维兵团和阻击李延年兵团的任务,协助陈锡联指挥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战役。

新中国成立之后,曾任川东军区参谋长,3兵团参谋长,南京军区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办公室主任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9年3月30日在北京逝世。

抗战时期,曾任冀西游击队先遣支队第2团连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27团总支书记,冀中军分区政治部干部教育科科长,冀中军区教导团政治处教育干事,晋察冀军区陆军中学教育股股长,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前线报社社长等职。参加过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

***时期,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3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19兵团兼陕西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志愿军第19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志愿军第63军政治部主任,***办公厅总参谋长办公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国防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河南省军区政委等职。

王莽追刘秀算是一个,另外一种说法是王朗追刘秀。避难成功之后,还留下一首诗

小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
惟有牡丹花数侏,忠心不改向忠王。

不管是谁追吧,刘秀确实是在千秋台称帝的,去世后谥号为光武帝。

轶事不能乱讲,名人我可以介绍几个:

张玺,曾任河南***。

张俊升,开国大校。

张霖之,曾任煤炭工业部部长。

徐冰,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申光,曾任邮电部副部长。

刘杰,曾任河南***。

刘子厚,曾任河北***。

赵一民,曾任河北***。

赵辉楼,曾任河北省政协副***。

大家都来聊聊白己家乡从古至今出过哪些名人可以吗?

我的家乡在冀东滦南县,一个并不美丽的小村庄。没有山,只有一条经常断流的小河,我们叫它小清河。我曾写过一首小词描述我的家乡:溪边一处村落,寥寥百户人家。日出柴门闻犬吠,日落孤树鸣昏鸦,藤蔓夜开花。 性如耕牛直倔,只问淡饭粗茶,四代贫民皆佃户,三朝布衣无乌纱,此处是我家。

我们周边,都是如我们一样的村子。

那么,这样的村子,出过名人吗?回答是:有的。

介绍一下他们

第一位:成兆才。评剧创始人之一,滦南县扒齿港人。现滦南建有“成兆才纪念馆。”

特别不愿粘贴***,介绍生平,您有兴趣恳请移步,我只说我想说的。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成兆才,那一定很多人知道《杨三姐告状》,可能不知道《杨三姐告状》,那一定认识赵丽蓉,赵老师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评剧作品,就是《花为媒》阮妈、《杨三姐告状》杨三姐母亲

这两个作品一个是成兆才早期改编演出过,一个就是他从无到有亲手写的。我至今记得《杨三姐告状》一句台词:你二姐夫大老远来了,炒俩鸡子咋的!

文字这里不能表达语言之魅力。

《杨三姐告状》取材于***真事,主人翁活到改革开放后。滦南作家肖波曾写过小说《杨三姐告状》,被天津电视台拍成电视剧。

上知天文下地理的诸葛亮,就出自我们临沂,诸葛亮是位杰出的军事家,对天文历法和术数造诣也是相当高,也出色的应用在军事方面,这也和以前的军事顾问都有一定的术数背景有关,也可见易经的影响,古人说的不学易不足以为将相也有一定的道理。

诸葛亮还是杰出的文学家,隆中对和出师表,流传千古,诸葛亮的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是忠臣能臣的典范,可惜不得天时,没能实现复汉大业,,


我的家乡山东聊城市有两位名人,季羡林和张自忠,一文一武,文为国学***,武为抗日名将。

国学***——季羡林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都是农民。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

1926年初中毕业,在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开始学习德语。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德文。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_a***_]十余篇,译文多篇。

1935年9月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主修印度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文等。

1946年二战结束后,季羡林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

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1956年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主要作品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简史》;《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病逝,享年98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隶书诗词爱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隶书诗词爱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书体 楷书 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