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故弄玄虚的诗词,讽刺故弄玄虚的诗词名句

kodinid 2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讽刺故弄玄虚的诗词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讽刺故弄玄虚的诗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说李白的《静夜思》是最不像诗的诗?
  2. 为何感觉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每一句都近白话,似随口而出却乃词中上品?

什么李白的《静夜思》是最不像诗的诗?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之所以广为流传,因为《静夜思》这首诗有几个关键点:

讽刺故弄玄虚的诗词,讽刺故弄玄虚的诗词名句-第1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通俗易懂。稍有知识的大人小孩,读完以后都会明白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就是李白站在窗前看见月亮思念故乡这么一个事。所以,大家也就容易记住,因为意思太简单了。

其次,画面感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看,床、月、地、霜、举头、低头……这几个词一说,就行成很强的画面感,你一边读诗,一边脑子里就会情景再现这首诗。思维导图和超级记忆里都有提到过,人们对于图像的记忆要比文字深刻的多。

再者,思故乡能引起共鸣。其实不光是古代,现在大多数人都是背井离乡,到外边去打拼劳作。李白正式通过这首诗,讲天下万千游子的心连在了一起,通过一首不太像诗的诗把人们的故乡情感联系在了一起。从营销的角度看,李白通过故乡之情把大家共鸣在了一起,这个潜意识的互动效果太好了。

讽刺故弄玄虚的诗词,讽刺故弄玄虚的诗词名句-第2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回顾一下,《静夜思》这首诗,一读就明白,一读就情景再现,一读就想到了故乡。

这也就是李白的静夜思,这首最不像诗的诗(其实也不能说不像诗,毕竟是工整的五律),却如此广为流传的主要缘由了。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李白的《静夜思》:

讽刺故弄玄虚的诗词,讽刺故弄玄虚的诗词名句-第3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五绝(《唐诗百首》将其归类于五绝),短短二十字,却重了两个,第三四句同一位置两个‘头’,明显不合五绝平仄。这在那个时候是很犯忌的,也许李白根本就不是写五绝,他的汉乐府、古体诗无论成就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他的律诗。是蘅塘退士根据这首诗的成就和影响将它归类于五绝罢了。

首先我们解析一下这首诗。床前,唐时睡的不是床而是榻,因此这个床肯定不是指现在的床。很多老学者认为这个床应该是指‘井床’,即井边的四方台。古人把‘井’看得很重,认为井就是故乡的象征,所谓‘背井离乡’就是例证。

那么这首诗的意境就出来了:望着井台上如霜清冷的月光,低头便想起了久违的故乡。怎么判断一首诗是不是好诗?笔者以为主要看三个方面:情、景、义三要素是否齐备,是否达到了情景交融,义趣兼容?这首诗首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一个思乡的游子,站在井台边,望着清冷的月光,不禁想起遥远的故乡的画面,真的做到了情景交融;而思念

故乡是我们中国人最朴素最普遍的情感,因而很容易产生共鸣。

趣虽然不怎么明显,但他思想意义是积极的,中国人有种观念,不爱父母的人怎么可能去爱他人?不爱家乡的人怎么会去爱国

一首诗有没有趣,也是很重要的。如《咏鹅》:

李白作为唐代最富盛名的诗人,他一生性情豪迈不羁,诗中多寻求单纯旷达的意境,所以他的诗歌都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静夜思》的的诗文简单纯厚,不是内敛含蓄,意境无论大人或小孩子一看就懂,此诗酣畅淋漓,情感随意而发,真情直白,极其发挥得很自然,也很象他的浪漫主义情怀,有着丰富生活基础的一首诗,它具有清新明快、易懂的语言风格。此诗充满着浓浓的思乡之情,所以当人们在外拼搏,每当看到圆月当空,也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诗仙李白的《静夜思》,也很自然的就会流传至今。


言简意赅,明白如话。

妇孺皆知,流传千古。

现在的所谓大诗人的诗,他们所写的诗又枯燥又长,枯燥的让你火冒三丈,长的可以绕赤道两圈。

正所谓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脏还又长。

不像诗的诗,可以流传千古。

像诗的诗,不能遗臭万年。

为何感觉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每一句都近白话,似随口而出却乃词中上品?

诗词的境界问题

诗词最初境界就是空有词藻,却无甚感情,所以缺乏与读者的情感沟通。

再一境界,有华丽词藻,也有些许感情。

最高境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内心情感,并能与读者产生深层次情感共鸣。比如李白,白居易辛弃疾等诗词

杨这首词让读者能产生强烈共鸣,感受到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感,绝对算一佳作![玫瑰]

这就是杨愼的厉害高明之处。大家风范。一些人总认为诗句越高深莫测越好,越能显出诗人的水平,于是就语不惊人死不休,结果出来的诗句佶屈聱牙,没几个人看得懂,更不必说欣赏了。杨愼能用近乎白话的诗句,表现高深的哲理,显示了作者深厚文化修养和创作功底。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看似随口说出,那都是金口,张三、李四随口说说试试,别说随口说,你就是让张三李四想上三年,能崩出这么两句不?!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浑然天成,深入才能浅出,厚积方能薄发。这一首临江仙,穷尽了杨慎一生的功力,焉能说是随口而出,看似随口而出,信手拈来,其实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果!

因为他的立脚点很接地气。前两句颇有东坡赤壁怀古》的气势,但从第三句开始,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还有一些文人的千古幽叹,感慨物是人非,沧桑巨变。“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可以看出杨慎这首词的上片多化用东坡的意境。

接地气的在下片,杨慎不再跟着东坡的思路走下去了。而是极力塑造一个具有生活智慧还能洞悉历史、宇宙、苍生的普通人形象—江边的白发渔樵。有人说那白发渔樵有杨慎的影子,其实又何止杨慎,但凡一个自命不凡却又现实蹭蹬的凡夫俗子,都可以和词中的白发渔樵产生巨大的共鸣。因为谁都可以看历史、说历史,正如“惯看秋月春风”,正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过他们或者说是我们,只能看只能说,不能站上历史的舞台,去演绎去创造一段风云变幻。遗憾的是,我们当中很多人不愿面对这个事实,而非要装扮成世外高人或似东坡那般旷达的智者,正如杨慎塑造的这么一个“白发渔樵”的人物形象。

很多人都这样说着轰轰烈烈的“大江东去”,再把吞进肚子里的苦水“都付笑谈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讽刺故弄玄虚的诗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讽刺故弄玄虚的诗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李白 首诗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