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诗经讽刺时政的诗词名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诗经讽刺时政的诗词名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国风,唐风,绸缪》是表现男女爱情的唱和诗吗?大家怎样理解?
- 有的放矢的俗语?
- 哪条不是新乐府运动所主张的运动?
-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哪两位诗人?
- 《论语》、《道德经》、《易经》、《诗经》等古著是否已被过度解读?
《国风,唐风,绸缪》是表现男女爱情的唱和诗吗?大家怎样理解?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是怎样的: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良人指夫君,绸缪指缠绵的状态。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诸家说法并没有大的出入,都认为它是和男女婚姻有关的诗。但是对于诗所要表达的宗旨却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国风·唐风·绸缪》是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出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起点。
《国风·唐风·绸缪》全诗三章,每章六句。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曾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今按此解说。每章头两句是起兴, 诗人借洞房花烛夜的欢愉之情,表达出了男女之间非常温馨、甜蜜的情爱。
古人所谓《国风》《唐风》就如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等。《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庸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等。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歌的原文:
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此诗的白话文翻译如下:
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
下面是我的解析。
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注释】
01、绸缪:缠绕,捆束
02、束薪:古时常以喻婚姻爱情。薪,柴禾。
03、刍(Chu):喂牲口的草料
《绸缪》这首诗歌,主流的观点确实是男女爱情的唱和,但也应该听到不同的声音。
在方玉润所著的《诗经原始》中,题目之后直接给出了“贺新昏也”的判词,并且认为,这首《绸缪》是《诗经》里诸多歌咏新婚诗作中唯一一首没有太大深意的作品,当此新婚之时,男女回忆初遇场景。
显现的是先秦之民淳朴、自然的生活。
这首诗歌因为年代比较久远,所以解释的版本比较多,这里只选取较为合理的说法。
这首诗歌三章,章六句,有着不同的主体,可以分开来看。
第一章:
这里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绸缪,是形容状态的词语,意为缠绕,后来就被引申为爱情缠绵的状态。
第一句的含义就是将“薪柴”捆扎起来。
有人考证过,《诗经》中和“薪”有关的描述,几乎都和爱情、婚姻有关。
有的放矢的俗语?
的:靶心。矢:箭。看准靶心射箭。比喻说话、作文、做事目的明确,有针对性。梅兰芳《戏剧界参加辛亥革命的几件事》:“以后,他所编演的剧目,大半是针对时事,~,在当时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出处〕《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射夫既同,献而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近义〕对症下药 言必有中 巧发奇中
〔反义〕无的放矢
〔辨析〕的,不能读de。“有的放矢”偏重在言行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对症下药”偏重在***取措施有针对性,且多指治病或消除不良现象。
〔俗语〕对着靶子射箭——有的放矢
哪条不是新乐府运动所主张的运动?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府。
***府的特点有三:
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二是写时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始于杜甫。白居易继其传统,以***府专门美刺现实。
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府诗多未尝“播于乐章歌曲”。从音乐角度看是徒有乐府之名,而在内容上则是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是真正的乐府。
***府运动的倡导者是哪两位诗人?
倡导者是白居易和元稹两位诗人。
***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
《论语》、《道德经》、《易经》、《诗经》等古著是否已被过度解读?
肯定存在过度解读的现象,但有些观点确实是千古名言,重点是要“去伪存真,古为今用”。
这种情况,主要是汉字作为表意文字表意的多重性造成的。
第二,汉字从可考证的途径应该最早就是用于占卜的用途,文字应该有一些宗教用途,使人们难以准确表达本意。
第三,当时汉字的载体有限,所以比较简练,文言文的文体比较晦涩,容易存在理解上的差异。
这就是古汉字著作可以解读出不同内涵的根源。
其实按现在观点来观察可以“返璞归真”的。
《论语》从内容来看主要类似于一部古代的儒教大学的理论杂志,它的创作者是教育家孔子及其***。
《道德经》从内容上看很大可能是古代培训帝王及圣人的理论教材,它的创作者是国家院士负责人兼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
《诗经》从内容看主要是当时的流行歌曲🎶(风)、民族音乐🎵(雅)和古典音乐🎶(颂)的歌词内容,与曲谱《乐经》(已经失传)配套使用。
《易经》很大可能应该就是占卜***所用的书,当时是证明统治的合法性,因为当时神权是主要通过祭祀占卜来体现的,现在与治国应该关系不大,不然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个性恐怕难以流传下来,因为在当时就不是一般人看得懂的,所以没有被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诗经讽刺时政的诗词名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诗经讽刺时政的诗词名句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