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咬文嚼字的诗词大全,讽刺咬文嚼字的诗词大全集

kodinid 4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讽刺咬文嚼字的诗词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讽刺咬文嚼字的诗词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到底什么意思?
  2. 如何看待古人诗词里的通假字?
  3. 贾岛的诗《题戴胜》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如何赏析?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到底什么意思?

朱门酒肉臭这是根据富人的感受来说的。因为食物实在是太多大丰富了,再好吃也不觉得,再香也变成臭(厌恶)的了。当然,穷人连最普通最基本的食物都没有,有的人沿街乞讨,在冻饿的情况下过身。

这是杜甫众多诗篇中最著名的两句。没有亲身经历是写不出来的。

讽刺咬文嚼字的诗词大全,讽刺咬文嚼字的诗词大全集-第1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杜甫,河南巩县人,唐中晚期与李白齐名的大诗人。他生逢于乱世,成名应在唐玄宗前后、尤其是八年的安史之乱时期。

虽被称为"杜工部"也仅几个月而已,长期生活在民间,懂得民间疾苦,才能写出这样的名篇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典型的代表作之一。

讽刺咬文嚼字的诗词大全,讽刺咬文嚼字的诗词大全集-第2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泛指红,朱门泛指豪门之意,该两句不难理解,一边是豪门狂饮海吃剩下的饭菜都放臭了,而路边还躺着饿肚子等死的灾民,反差之大另人发指。

原创

这里这个臭字不一定就是指污秽的气味,因为古诗词中香味臭味都用“臭”字。比如: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里指的就是香味,但不能直接把臭字译成香字,正解是“闻着像兰花一样的香”,这里作动词用,与“嗅”同音同义。

讽刺咬文嚼字的诗词大全,讽刺咬文嚼字的诗词大全集-第3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为古代臭字有两个意思,所以必须结合语言环境来确定其含义。酒肉通常情况下是香的,我们经常闻到的也是香味,从朱门里飘出来的味道更应该是香的,反正给我们的体验就是香的,就如我们对兰花一样的体验,这应该是常识。诗怎么写也不能违反常识对吧。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朱门肉臭中的“臭”字应读“嗅",意为用鼻子闻味道。

那么杜甫为什么不写“朱门酒肉香”呢?他当然不会这样写,因为在路有冻死骨的情况下,任何美酒佳肴都不香,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忧国忧民的诗人。

其实这两句诗有个雅俗共享的话题

如果我们更从雅的角度(也就是精神角度)来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应该是这样:富人有喝酒吃肉的极乐生活,然而穷人却有冻死的极度悲哀,二者形成强烈反差,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意境就跃然纸上。

如果从俗的角度分析,直接理解为臭味也不是不可以,因为诗的语言本来就不十分规范,加之我们这个时代对臭字的理解,有时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很大,只要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怎么理解都不能说是错的,只有雅与俗的不同,但这个俗并不是庸俗,而是通俗之意。

这里的臭是指:富人家的酒肉飘散出诱人的香气。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意思是贵族人家的红漆大门里散发出酒肉的香气,路边有冻死的骸骨。

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如何看待古人诗词里的通假字?

通***字是现代人对于古文里出现的个别字于现代字的运用完全不同,意思也全然不一样的这种字的一个称谓。在古文里这种字运用比较广泛。

但为什么会出现通***字呢?原因是因为古文的字数和词汇量远没有现在丰富,当作者要表达某种意思但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或者字,就只有***借其他字来表达,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约定俗成。

通***字对于丰富汉语词汇和词量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通***字,在方言里应该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在古代,虽说中华文化的普及让一部分地区的文字都统一起来了,让人们有了书写文字的格式。但因各地方发音不同,古代文人们在作品中也许没什么太好的方法来表述方言文字,只能***取文字略加变通的方式或用借代音同字来用,使作品里在今天我们看来似乎有错别字的存在,这也不足为奇。

古代有些字与字虽不同,但可通用在文章里且意思大概一致。也可说是字在文字之间的混用而以。

文言文文字犹存短小精悍之句,一字多义上最为突出。经过上千年的演变过程,汉文化才逐渐细化明了字的结构用处。经岁月洗礼后的文字在文章里又体现了其灵魂和魄力无穷。

文字,文言实词在古代汉语中就有发音上的南北差异,方言差异等存在。就算现在国家有了标准汉字发音,即普通话。但各地方言依旧存在。不能说方言发音就是错别字发音,这样太片面了。

在古文中会经常看到有某某子曰,这里的子,大多指在古代的大人物们,其中犹有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等等人物最有名气。若不理解古文意,会经常分不清指的是那一位才子,但你熟知古文意,就一目了然知道是指哪位才子了。所以古诗词和书法作品里的有些所谓的错别字,读懂了,字也就通了,也就不存在所谓我们认知的错字别字了。

而如今古人作品中所谓的通***字,错别字,在传承下的各种古文献,古牌匾碑文中都有体现。我只能猜测这些字也许当时古人就是流行于市的文字,不然不会在很注重咬文嚼字的古代古人诗词歌赋书法作品中有那么多错别字的出现。相信这不是文字的错,而是古人词语方面广汇能力的集中体现罢了。

(注,以上纯属本人的胡思乱想,不作学术之论,望谅解)

【咬文嚼字】(第2期)

用同音字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就叫通***。通***包括同音通***,双声通***,双韵通***。

同音通***,例如“早”和“蚤”。

双声通***,例如借“祝”为“织”,声母相同。

迭韵通***,例如借“崇”为“终”。韵母相同。

下面举些例子:

(一)麋

这个字本来就是麋鹿的麋,借用来指眉毛的眉。

《荀子·非相》:伊尹之状,而无须麋。

通***字这个问题怎么说呢?要看什么情况,有的时候古人的字并不一定是错的,只不过是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之后我们的字不一样了,并不是说我们的字就一定是对的,说不定在那个时代只有古人那样写才是对的吗?

贾岛的诗《题戴胜》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如何赏析

武哥说文,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其诗“清峭瘦硬,好作苦语”,所以,苏轼评价为,“郊寒岛瘦”

知道了贾岛诗歌的整体特征后,我们再来看这首《题戴胜》,竟然有一种别开生面的感觉,这是贾岛难得的一首清新平易之作。

原诗:《题戴胜》唐·贾岛

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

能传世上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

翻译过来大意就是:

这戴胜鸟长得仙风道骨的,头顶星星点点的五彩鸟冠,身穿黑、棕、白三色道袍飘飘欲仙,这应该是***宫的道姑吧,飞到各处传递春天的信息,她是这样有灵气,如果到了蓬莱仙山,也一定要被留下修炼成仙。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山海经•西山经》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后来世人便以“戴胜”借指西王母。

星点花冠道士衣,***宫女化身飞。能传上界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贾岛的《题戴胜》是从张继的诗意再创作出来的。张继的诗是:***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戴胜鸟,也叫鸡冠鸟,是一种鸣禽类侯鸟,属啄木鸟一类的益鸟。它头上戴有一顶显目的棕栗色、黄褐或红灰羽冠,长而尖挺,形态耸立,展开时好象一把花蒲扇,红棕色的体羽,配上洁白的横纹,显得体态独特,颇具风趣。因古时候正月初七为“人日”。是日人们剪彩为“华胜”戴于头。因此鸟如人戴胜,故名“戴胜鸟”。戴胜鸟象征着祥和、美满、快乐,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赞赏。

贾岛的《题戴胜》大致可以这样翻译:戴胜鸟头上星星点点,像花冠一样美丽,身上宛若着上道士的衣裳,它是蚕神紫姑化身飞来到人间;它能够把上界春的消息带到人间,如果飞到了蓬莱,便把它留住,不要再让它飞回去了。

那如何赏析这首诗呢?赏析本诗,首先可以从内容上,前面一句是描写戴胜鸟的形状,从鸟的头部写到它的羽翼,***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勾勒出鸟类的形象,借助花冠这一意象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再用“道士衣”,与下一句的“***宫女”连接在一起,突出了它是蚕神紫姑化身,与传说融为一体,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后面二句,写戴胜鸟能够给人间带来春的消息,突出了戴胜鸟给人间带来了生机和希望,所以飞到蓬山这个仙人居住的仙山,便不要再飞走了。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苦吟诗人贾鸟别号:贾阆仙、贾瘦岛、贾神仙、诗奴,借助戴胜鸟,抒发了自己累举不中第的郁闷心情,渴望戴胜鸟一样留在仙景,免受尘世之苦的情感。其次,可以从表现手法上进行赏析,像用典、音韵及虚实结合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从中体现诗歌的艺术特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讽刺咬文嚼字的诗词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讽刺咬文嚼字的诗词大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通*** 贾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