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老糊涂的诗词,讽刺老糊涂的诗词名句

kodinid 3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讽刺老糊涂的诗词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讽刺老糊涂的诗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咏菊王安石西风昨夜过园林的古诗?
  2.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咏菊王安石西风昨夜过园林的古诗

王安石 咏菊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讽刺老糊涂的诗词,讽刺老糊涂的诗词名句-第1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昨晚秋风飒飒地吹过园林,把菊花吹落满地好似铺上了黄金。

王安石的这两句诗,涉及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三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说的就是关于这两句诗的故事: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两句: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讽刺老糊涂的诗词,讽刺老糊涂的诗词名句-第2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苏东坡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当他看到这两句诗后,心想王安石真有点老糊涂了,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从来所见到的菊花,只有干枯在枝头,哪见过被秋风吹落得满地皆是呢?“吹落黄花满地金”显然是大错特错了。于是他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来,续诗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题完后就独自走了。王安石回来以后看到了苏轼的这两句诗,心里知道这个轻狂的年轻人有点太过自负,也不声张,只想用事实来教训他一下,于是借故把苏东坡贬为湖北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被贬后心里不服,只道是王安石因诗而报复他,但也只能服从调遣。到黄州后住了将近一年,转眼到了九九重阳,秋风刮了多日,这天风一停,苏东坡便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到了园里一看,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枝上却连半朶花也没有。他顿时目瞪口呆,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醒悟只因自己的肤浅才犯下那种无知的错误。经过王安石的这一难,使他也长了一智,从此不敢轻易说人笑人。

讽刺老糊涂的诗词,讽刺老糊涂的诗词名句-第3张图片-雅韵诗词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咏菊
作者: 王安石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此乃传说中的东坡“黄州菊案”。
某日,东坡访师王安石,王安石不在,桌上一纸诗笺,墨迹未干,其诗曰:“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
东坡凭经验臆想,老师博学,如何犯此常识性错误,有谁见过菊花落瓣呢?于是续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之后,王安石很不满意东坡续写之句,后因政见不合,将他贬到黄州,也好让东坡去看看黄州的秋菊落瓣。
其实,菊花落瓣也属于自然现象,皆因气候影响、风雨摧残之故,也并非黄州所独有之景观。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其实就是一桩宋朝的文字狱,本来宋朝的是文人治国,文人相当自由,地位很高,基本没有什么文字狱的情况发生,但是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时围绕变法,形成了两派的党争,这个党争尤为惨烈。苏东坡在那个时候获罪,也是命运中的必然。一方面苏东坡没有站队,他既反对新法,也反对旧党,总之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另一方面,苏东坡就是个大嘴巴,什么都说,所以得罪了好些小人。所以小人们就睁大眼睛找苏东坡的错。机会终于来了!

肇事诗词为《湖州谢上表》,收录于《东坡全集》,是苏轼调任湖州知府时,向宋神宗写的一道谢表。此表为谢恩而写,却也历述自己坎坷遭遇,把平时心中愤慈见诸文字,以示对时政的不满。后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成为乌台诗案的导火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讽刺老糊涂的诗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讽刺老糊涂的诗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王安石 苏东坡 黄州